赣榆县行政中心建筑面积5.58万平方米,县四套班子和47个部门、1300多人入驻办公。自2010年10月投入运行以来,县行政中心年均节能6%以上。
对比算账,做节能改造
行政中心所辖的文化艺术中心单体面积3200平方米,原空调出风口放在天花板,冬季热风难以下沉,损耗较大。中心投入22.5万元,将空调送风方式改成了四周送风,年节约电费10万元。另外,春秋两季停开空调室外机组,关闭一台1变频节能变压器,年节电2万度,节省费用1.8万元。
行政中心东西附楼各4层,与主楼一体实行变频增压供水。由于附楼楼层太低,压力过大,经常会造成水管爆裂。中心及时将附楼改为自然水压供水,年节约水、电费3.6万元。
行政中心地下停车场原用40瓦的334盏日光灯,每天耗电320640瓦,一年折合电费10.2万元。如采用LED节能灯,实行智能声控,一天仅耗电19296瓦,一年电费仅0.62万元,而一次性改造投入仅需3万多元。通过对比算账,中心投入3.3万元将地下室灯具换成了LED灯,年节约电费9.5万多元。
节能不光要节能,还要算好投入与产出比。行政中心室外照明采用的是普通节能灯,如果要换成先进的太阳能电池板灯,需投入近90万元,回收期需10年,而产品使用寿命只有5年。通过计算对比,中心安装了更为节能的T5 12W灯管,实行了庭院灯分时控制技术。年节电1.8万度,折合电费1.6万元。
加强监测,管耗能重点
行政中心高耗能部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食堂,另一个是空调系统。为此,中心主动加强日常监测与计量,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在食堂重要部位装电表计量。通过监测,发现了设备老化、温控开关失灵等情况,及时检修更换,杜绝了无故浪费。发现冷库有节电空间,立即进行改造,采用“双墙”保温,在传统的保温墙上又加涂塑料保温发泡剂。同时,严格控制冷库大门的开启和进出冷库的次数,合理控制冷库的温度和储存量,年用电量同比下降3%左右,节省电费近万元。发现蒸饭车运转频率设置不科学,进行了重新设置。发现灶具不节能,投入6.5万元更换了6台(套)高耗能灶具,新上1台新式节能电磁灶,年节约费用1.2万元。
为了加强对行政中空调系统的监管与控制,单独加装了计量装置,并安装了VRV空调集中控制装置,每天定时统一智能关闭所有空调。同时将中央空调的温度设置在国家提倡的基础上全部微调1℃(冬减夏增),下班前半小时统一关闭所有空调。据统计,行政中心所有房间空调设定温度在国家提倡的基础上全部微调1℃,节约用电约在5%至8%之间。
全面排查,挖节能空间
节能,关键是要找空间,从小处挖潜。中心在日常管理方面下足了功夫。
一堵公车漏洞。利用电子化交费手段,一车配“两卡”,加油卡定点加油,苏通卡自动交过路费,既方便了驾驶员交费,又堵塞了人为的名目繁多的纸质发票报销的漏洞。经计算, 36台车年可节约油费、过路费21.5万多元。
二提电梯运行效能。行政中心共有六部独立控制的电梯,全部采用变频控制,有效的根据负荷的变化调节电机功率,较大程度的节电。中午休息时间、晚间、周末、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中心只开放应急电梯,避免多部电梯空载负荷,最大限度节能。
三升设备利用水平。与专业维保公司签约,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用能设备使用效率。如空调,定期检修、清洗风机盘管、清洗每个办公室的出风口。从2010年至今,未损坏、更换一台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良好。据统计,中央空调的风机盘管清洗一次节电近20%。中心及时对各类管道裸露部分进行保温处理,降低管道破损几率,年节约管道潜在破损维修费6万元。
四减物品采购费用。节能灯具、水阀等常用水、电易耗部件,由于使用频繁经常损坏。中心改变了过去即坏即买即领做法,改为集中采购,利用批零差价节约成本。同时完善了领用手续,堵塞管理上的漏洞,杜绝人为浪费。一年来,易耗品集中采购、领取节约近10万元。
五促资源循环利用。对工程基建维修改造、汽车维修产生大量废旧配件,制定了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制度。例如汽车维修更换下来的大宗废旧配件,都标上日期、代号,放入仓库分类存放,既便于监督新换配件的质量,与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签约,定点统一回收,不仅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一年来也能收回废品收入达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