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世世重寻;井冈精神,代代相传。11月26日,在连云港市委组织部的精心组织下,很荣幸能够紧随党组织的步伐、怀着对党的革命历史的热切心情,虔诚地踏上向往已久的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深情地去体会井冈山这片圣土的平凡与伟大。此次的井冈山之旅不仅是一次寻根之旅,更是一次修心之旅:寻根寻的是老一辈革命战士的英雄先迹,修心修的是青年工作者的党性修养与自身素质。
培训行程虽短,却让我收获颇丰、也使我受益终生。我们迈向征征井冈路、吟唱嘹亮革命歌、重温燎原星火梦,心灵备受洗礼、情感备受震撼。这份精神宝藏无论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将会是一种动力、一种激励、一种鞭策。沐浴过井冈山的烈焰骄阳与绵绵细雨后,大力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传承井冈山革命红色基因,意义重大;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艰苦奋斗、学以致用、勇于创新,尤为必要。
一、提高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素以“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炽热的鲜血浸染出的一面鲜红旗帜,巍峨山脉间、涓涓细水中都烙下了宝贵的红色基因。小井红军医院130多名战士和医护人员严守秘密、凛然就义;红军女战士曾志送子筹党组织经费;牺牲时年仅26岁的伍若兰“要我同朱德脱离关系,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的铮铮话语掷地有声……可以说,在井冈山这片土地上,英勇的事迹不胜枚举,流淌的鲜血蔓延山涧。时至今日乃至未来岁月,传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仍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重要使命。虽然学龄时期课本中也有片段阐述,但当我真正踏上这片红土地时,我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革命”、“牺牲”、“奉献”、“无畏”等词语透露出的“铮铮骨气”。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词语于我们而言更是一种鞭策,我们应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思想上的高度觉悟决定行动上的自觉守纪。作为一名党建工作者,必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提高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作为一名井冈山的有幸亲临者,也有绝对义务将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带回自己的家园,向身边亲人讲述井冈山的英勇事迹、向身边同事传递井冈山的革命力量、向后代播撒井冈山的红色种子,传承好井冈山宝贵的红色基因。
二、坚持实事求是,加强学以致用,做好井冈精神的践行者。“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要在做中学习、做中彰显。“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是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从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基本特点出发,利用农村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等有利条件,扬长避短,灵活机动,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夺取游击战争的胜利。可以看出,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不仅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利器,也是井冈山精神永葆活力的法宝。不走井冈路,不知井冈情。唯走井冈路,才明井冈心。丰富的教学内容、体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让人受益匪浅。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攀登黄洋界哨口、重走红军挑粮小道、参观大井朱毛旧居……诸多实践内容振奋人心,同时也让“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理念深入人心。伟大教育家孔子曾对学习方法点名道破,强调学思行并重,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行动,因此,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井冈山精神的重要目标。在工作中,我们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不怕苦,不怕累,虚心向领导干部学习,认识自身不足,切实改变工作办法,转变工作思路,努力克服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践行好井冈山勇于奋进的革命精神。
三、坚守基层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扮好革命摇篮的守护者。井冈山斗争的血雨腥风已然成为过去,而井冈山作为革命摇篮却成为世间永恒。还记得在专题课的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是袁文才、王佐二人,说起他们的个人特性:一是把枪看得比生命重要,二是有很高的群众基础。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密切联系群众也是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需要。做好党建工作要以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为主,搞好服务、协调、促动工作。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将时刻牢记使命,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磨练意志,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起到党员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为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护好井冈山革命摇篮传递的精神旨意。
岁月如歌,星火生辉。铭记井冈山革命战火,珍惜井冈山革命硕果。把传承井冈山红色基因作为青年工作者的目标要求,把践行井冈山革命精神作为青年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把守护井冈山革命摇篮作为青年工作者的精神旨意。这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愿美丽巍峨的井冈山永葆活力,愿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长眠安息,愿代代相继的子孙后辈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