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全局推行精细化管理以来,后勤管理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精细化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好保障机关正常运转这项核心职能,尽责履职,开拓创新,争当全系统践行精细化管理的排头兵,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保障能力逐年提升,连年荣获局“先进集体”。?xml:namespace>
一、组织重视、全员参与,精细化管理深入人心
近年来,后勤管理中心始终坚持将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作为做好全中心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四年来,坚持充分利用班组学习会、中心工作例会、后勤服务之窗等阵地,结合“最美管理者评选”“学业务、当能手技能比武”“师徒结对传帮带”“精细化管理微讲座”等丰富多彩的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员工思想、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全员参与的浓郁氛围。同时,积极倡导中心在精细化管理中所弘扬的精确、精通、精品、细心、细化、细致的“三精三细”服务品质。四来年,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已经深植每个员工的意识当中,精细化管理的追求已经融合进管理、服务、保障的每一个环节。
二、完善制度、强化考核,精细化管理基础稳固
四年来,中心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认真对照各项管
理服务职能,与时俱进地梳理、修订、完善现有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汇编成科学适用的《精细化管理手册》,使每个岗位、每项服务工作的内容、程序、标准、责任更加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活动中,坚持强化制度建设与监督落实有机融合,优化服务流程与完善规范标准兼容并轨。通过实施百分制量化考核,每月打分公示,真正做到细致、全面,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精细化管理机制建设与制度建设激发了干部职工注重业务学习、注重细节管理、注重服务质量的热情,形成了良性互动,提高了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形成精细化管理中人人争先、不甘落后的良好局面。
三、把握重点、多措并举,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
四年来,我中心紧紧抓住机关部门关注的主要问题,抓住管理服务保障的主要环节,抓住各部室业务工作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在设备设施管理方面,76个强弱电机房、476台套设备均建档管理,设备使用的年限、运行质态准确实时掌握。坚持24小时全天候巡查和中心领导小组定期督查相结合,定时详细记录各项运行参数,制定详实维修保养计划,对设备实施实行无缝隙管理,有力地保障了设备设施的高效运行。在日常政务保障方面,文印图影、报刊邮函服务准确有序,口碑提升,没有收到一起质量投诉。年均服务保障10多次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近几年,还高质量完成了全国森林与草原防火工作会议、苏中苏北片市委书记会议,以及中央领导、省委巡视组来泰等高级别会议和活动的保障任务。在机关后勤配套服务方面,配合中医院开办特色诊疗服务、支持图书馆开办机关分部、会同新华书店开展“图书进机关”活动、督促各银行柜员机统一规范设置、推动充电桩建设、签约新能源汽车共享汽车促进绿色出行……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后勤保障各个层面,使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四、创新拓展、优化提升,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
自2016年起,我中心在精细化管理取得阶段成效的基础上,提练整合原有自行开发的“会议登记与报修”“访客管理系统”等十几个软件,深入推进“智慧后勤”平台建设,在向精细化求效益的同时,以信息化为支撑,积极探索“大数据管理大事务”的“互联网+机关事务”新思路。我们还在设备设施报修环节引入智能抢单和服务评价功能,并将工作量和服务满意率与业绩挂钩,有效提高了维修效率和服务质量,使服务对象与“智慧后勤”平台同频共振,促进了精细化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化、智能化、科学化。通过精细化管理,我们对设备实时能耗实时监测,定期统计分析,水电能耗控制水平在全国同行中领先;四年来,在后勤服务满意度调查活动中,涉及到我们后勤管理中心的维修质量、维修及时率等七项指标,满意率均为100%。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后勤中心作风和观念的转变,增强了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出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来,中心获得“省节水型单位”“省绿色节能示范单位”“市消防先进单位”等十多项集体荣誉,涌现出“江苏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市五一劳动模范”“市级机关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等一大批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