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当舞起节能的龙头

发布日期:2018-06-29 09:50 浏览次数:

习总书记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当前,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在全国深入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办公不再是停留在纸上的口号,正逐渐成为一种简约而时尚的生活方式。当此倡导节能环保风头正劲之时,政府机关应该充分发挥好体量大、潜力足、示范性强的特点,一马当先舞好节能的龙头。

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忧与思

近年来,公共机构节能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公民节能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尤其是随着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在转作风带动下,俭以养德的风尚逐渐在机关工作人员中生根。但我们也需清醒地认识到: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现状并不乐观,前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公众担忧,“自我革命”到底能否“进行到底”。应该说,公共机构节能是“自个找自个的不自在”,节能的决策者、推动者、实施者,同时也是节能的对象,相应的三个担忧随之而来:一忧“下不了狠手”。天冷天热,空调开放必须达到指定温度;出门办事,电灯电脑必须牢记随手关闭。虽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也需时刻规范自身行为。是否下得去这个“狠手”,割舍得下自身的既得利益?二忧“换汤不换药”。设备的更新改造不失为节能减排的一计良策,但科技节能毕竟只是物理变化,节能意识的培育壮大才能真正产生化学反应。如何让公共机构节能成为一种自觉,从而避免“新瓶装旧酒”?三忧“走了回头路”。节约型机关建设,目前尚缺乏科学长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一些部门节能指标刚刚完成、节能设备刚刚到位,却因为机构撤并、地址搬迁等原因造成更大的浪费,如此怪圈到底该怎样破解?

退而反思,节能减排,为何始终“涛声依旧”。其实,节约型机关建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公共机构节能更是年年都有新指标,以上这些担忧何以依然存在?笔者以为,关键在于一些错误观念根深蒂固:比如,“无涉大局”论。一些人认为,新常态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抓大事、抓要事都忙不过来,公共机构节能这一类“小事”根本不值得花费太多精力,“不上心”“不在乎”的心态明显。再如,“事不关己”论。不少人仍然抱着“花公家钱不心疼”的心理,自律意识淡薄,电灯电话可劲儿用、空调电扇可劲儿吹,离办公室不关空调、关闭电脑主机后不关电源开关等现象十分普遍。又如,“不痛不痒”论。不少地方对节能考核“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年初提一提、年中看一看、年底算一算,棒子举得高高的,落下来却总是轻轻的,既然“无关痛痒”,也就没有了威慑力。

节约型机关建设的计与策

节约型机关建设,不仅仅是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的问题,更是新常态下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种种担忧,如何穿越迷思,纠正偏误,寻求解决之道,需要我们统筹考虑、系统谋划。

从宏观角度考量,节约型机关建设切口虽小,却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多层面综合推进。经济层面,当在“节用”上做文章。政府本身就是耗能大户,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政府机构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与此同时,政府机构节能潜力约为15%至20%,节用空间可谓十分巨大!行政层面,当在“增效”上做文章。效率的提升是最大的节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机关部门节能增效是重要一环,当从厉行节约入手,不断探索高效利用资源的方式方法,提升机关行政效率,压缩机关运行成本,用效率换节约。社会层面,当在“引领”上做文章。政府是社会行为和公共道德的示范者,政府机关自身对于节能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公众节能意识的养成。比如,政府倡导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可能前期投入贵一些、多一些,但示范效应一旦形成,就够带动全社会节能,从而节约更多成本。

从具体层面入手,节约型机关建设贵在日常的一举一动,十分强调可操作性,不妨做好“加减乘除”,让节约型机关建设从嘴上的口号、纸上的数据变成实际的行动。要勤用“加法”增强节约意识。加强节能宣传、开设节能讲座、举办节能竞赛,动员号召机关工作人员从身边做起、自身做起,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氛围,让节能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习惯。要活用“减法”压缩公共开支。强化“积腋成裘”意识,坚决杜绝“长明灯”、“长开机”和“长流水”现象;以规范用餐、用电、用水、用车以及办公用房管理为重点,强化责任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在机关主要耗能项目上严防跑冒滴漏;创新物业管理模式,聘请专业机构参与机关事务管理,以专业化的管理降低运行和维护费用。要巧用“乘法”创新节能路径。激活“互联网+”思维,积极适应信息化、无纸化办公要求,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网络信息平台传输文件,减少纸质公文印制数量;注重科技节能,逐步淘汰高能耗产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快节能技改。要善用“除法”强化源头管控。加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完善审批制度,通过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从严从紧控制办公设备购置、公务车辆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等举措,从源头上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从外部环境出发,需要厚植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文化土壤。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古训不仅是持家守业的金玉良言,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节约型机关建设,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融入新的时代风尚,让勤俭文化在机关落地生根、蔚然成风。要倡导低碳办公,减少纸质文件印发数量,提倡纸张双面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购置和使用;带头使用节水型器具。要倡导节能环保,学习节能常识,培养节能习惯,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要倡导简约生活,提倡绿色出行,号召垃圾分类,少用一次性产品,多购买简易包装商品,追求简约生活方式等等。

节约型机关建设的责与效

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进一步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必须一着不让将责任担当起来,将效果落到实处,在统筹推进中实现责与效的统一。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要重新审视节约型机关建设的价值取向,切实担起社会责任。新常态下节约型机关建设,不再是一句口号、一次宣传活动这么简单,而是要赋予更加深邃的价值取向。要站在党风政风转变的高度审视节约型机关建设,扛起责任担当。节能增效是机关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倡导并践行简朴节用的工作方式和勤俭节约的消费模式,有助于发挥政府机关的表率示范作用,引领和转变社会风气。要站在回应群众关切的高度审视节约型机关建设,扛起责任担当。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政府自身建设,对节约财政资金、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节约型机关建设不仅有利于消除不良风气对机关干部的影响,更能让老百姓看到政府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决心,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要站在培育现代公民的高度审视节约型机关建设,扛起责任担当。现代文明,本身就包含珍惜资源、珍爱环境的生活态度和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精神境界,节约型机关建设以培育“人”的习惯为立足点,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公民意识的觉醒。

节能减排,贵在长效。要不断完善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刚性约束,让节能不仅仅是道德选择,更成为刚性的制度约束,通过节能政策、制度的制订,形成长效机制,打造一个制度化的节能社会。一方面,要建立资源节约责任制,完善能源、材料使用的计量、记录、报告、奖惩等管理制度,把资源节约纳入各工作岗位职责之中。另一方面,要建立机关管理服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设备管理、车辆管理、办公电话管理、食堂管理、公务接待管理和办公用品管理等与节能工作相关的制度办法,从而有效保证节能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运作。

前路漫漫,上下求索。能源短缺将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长期困局,节能降耗也将是我们必须要应对的永恒的主题。政府机关理应当好表率,奋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让节能的“龙头”始终高昂!

作者:(泰州市国土资源局 褚雪霞
信息来源:泰州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