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察儿童 发现儿童

发布日期:2014-09-30 22:23 浏览次数:

9月28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邱学青教授、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李宗玉老师以及部分幼儿园园长一行来到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用一天的时间和全园教师一起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现场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借助“串珠”这一游戏材料,分别通过托、小、中、大四个年龄段幼儿的开放式操作,引导教师学会在游戏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幼儿出现的问题以及行为特点,梳理游戏材料的提供与幼儿年龄特点的关系。

活动现场,于雪萍副园长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探究空间。当颜色、形状、大小、材质不一的串珠,以及粗细、长短不同的绳子出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欢呼雀跃,都想去摸一摸、玩一玩。在开放式的操作空间中,托、小、中、大班的幼儿表现出了他们年龄独有的游戏特点:托小班幼儿沉浸在对各种材料的抓、捏、摸等初级阶段;中大班幼儿敢于尝试多种玩法,并在探索中有了自己的发现:串珠能串、串珠能分类、串珠能找规律、串珠能成为他们想像中的游戏替代物......而所有教师也采用了定点观察、追踪观察等方法详细记录了幼儿的行为表现,认真分析和反思,同时领略和感受孩子们在串珠小世界中的精彩。

活动后,于雪萍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研讨,针对活动中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探讨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对材料的选择倾向、串珠玩法的特点,从而思考在班级区域活动中如何选择更适宜的游戏材料供幼儿操作、探索。南师大邱学青教授、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李宗玉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精彩点评,她们认为,今天教研活动让教师和孩子们都获得了一次有意义的经验。在活动现场所提供的材料——串珠,既暗含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又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既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次教研活动。同时,还针对同一材料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育价值等内容做了详细分析和介绍,让参会的教师们在实践和理论的专业引领下收获颇多。

(省实幼 赵慧芬)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