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楼——雕花楼

发布日期:2015-04-03 09:42 浏览次数:

 

江南第一楼——雕花楼       建筑是人们用以居住的地方,但是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不仅能使居之者适,更能使观之者畅,给人以享受,甚至还可以让人们从中受到某种启发。雕花楼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建筑。雕花楼位于太湖东北,东山古镇的西侧,远远望去,但见古树绿荫之中矗立着一座高大、陡峭的黑色城堡,四周二十多米高的风火墙把里面罩得严严实实,给人一种威严、幽深的感觉,一靠近它就忍不住想打探一下里面的究竟。雕花楼大门朝东。门外有一堵曲尺形照壁,上嵌“鸿禧”砖刻字额,取自“汉郊五时答鸿禧”之句,意思就是大福。门前地面上有用砖石铺砌的图案,一只花瓶中插着三支戟和两块元宝,寓意是“平升三级”和“招财进宝”。让人一走进这座雕花楼就有一种飘然自喜,福至财临的感觉。迎面的砖雕门楼是整座建筑的脸面,也是砖雕最集中和最精彩的地方。门楼是用水磨青砖拼贴镶嵌而成,下以单坡板瓦顶的花岗岩做成石库门框,不仅规模宏伟,而且结构坚固。门楼朝外的一面有砖额“天锡纯嘏”,意为天赐大福,而门楼的上枋、中枋、下枋均饰有东汉时盛行的“画像砖雕”、上有阳刻线条,阴刻平面,以及浮雕、圆雕、透雕相结合的“花砖”,雕有灵芝、牡丹、佛手、兰花、祥云等,左右兜肚雕有戏剧故事《古城相会》和《古城释疑》。门楼朝里的一面是单檐翼角,斗拱重昂的清水砖雕珍品,不仅雕刻的精致,同时也以各种自然物象的寓意和谐音表达了吉祥之意。如在顶脊正中放置了一个种有万年青的豆青色古瓷方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聚宝盆,寓意“洪福齐天、万年永昌”,并且在两侧还塑有“独占鳌头”、“招财利市”的立体雕塑。中枋是蝠云镶边的砖额“聿修厥德”,意为主人能有今天,都是平日修行积德的结果。额下平台望柱上是圆雕“福、禄、寿”的人像,寓意就是“三星高照”。这座由砖瓦精雕细刻而成的门楼,整体和谐,题材宽广而统一,雕工精细而秀逸,是具有东方艺术独特风格的香山派建筑大师们砖雕艺术的珍品,也是整座建筑的艺术精华所在。雕花楼的前楼是单檐二层,楼下大厅为主人家中举办大事或接待贵宾之处,也是整幢楼雕刻作品最密集的地方。全厅方砖铺地,承重搁栅通体雕刻“福、禄、寿”三星、“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和合二仙”、“万年青”等图案;月梁两端共雕有凤凰八十六对,梁垫刻牡丹有七十二朵,合在一起就是“凤穿牡丹”,寓意“富贵荣华”;包头梁的三个平面都有黄杨木雕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共四十八幅;其中最精彩的是征战戏文,如《三英战吕布》等,画面着力刻画武战人物大气磅礴的气势和威严勇武的神态,因此人物的上半身大于下半身,且人大马小,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精神气质,并且缩小了背景,用特写手法雕凿出三五人的交锋,使整个构图饱满充实,给人一种完美的艺术享受。在大厅两侧左右耳室及檐口六扇长窗的中夹堂板、裙板及十二扇半窗的裙板上,同样精雕细刻着始于东汉的《孝经》故事,那就是当时盛传的《咬指心痛》、《鹿乳奉亲》、《肩枕温裘》等二十四孝图。不仅画面人物生动,还有故事情节,每日观赏,温故知新,又起到了教育后人的良好效果。可见主人的用心良苦。沿前天井门扇的六块山水障板上,有浮刻山水画,雕刻手法是采用的流畅、转合的皴法,画面生气盎然,内容繁而不杂,层次多而不乱,合之好似山水屏风,折开如同山水册页,构思巧妙之极,让观赏者禁不住击掌称奇。在沿后天井的门窗上,装着的是双龙抢珠的铜质搭钮,北爪形插销,下槛用海棠形销眼;而沿前天井的门窗上,则装的是仿古币铜质搭钮,双桃形插销,下槛用蝙蝠形销眼。如此,古币搭钮、蝙蝠销眼与厅内梁柱上的四只木雕乌纱帽帽翼,以及厅外的一些雕刻物象相呼应,形成了有关大楼雕刻意象流传甚广的六句口彩,那就是出门有喜(大门外照墙上的“禧”字)、进门有宝(顶脊上的“聚宝盆”)、抬头有寿(砖雕门楼内侧上枋的圆雕“八仙庆寿”)、回头有官(厅内梁柱上的木雕官帽翼)、伸手有钱(门窗上的古币搭钮)、脚踏有福(门槛上的蝙蝠形销眼)。这就是雕花楼雕刻意象最集中的体现。当然,在整个雕花楼中黄杨木雕的《三国演义》和《二十四孝图》等,不仅有观赏的价值,也还有很深的教育意义。除此之外,其它所有的雕刻物象或以其外形,或以其谐音,或以其内涵,都有其特指的意象。如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富贵双全、百年好合、富贵长寿、多子多孙等,整幢雕花楼是用建筑这一特有的艺术,凝聚了主人所有的美好愿望。雕花楼的经典之作还有一处就是北侧的小花园,之所以称它是小花园,是因为它占地仅有三百平方米,但由于采用了江南古典园林“多方胜景,咫尺山林”的借景手法,使园中亭楼桥廊山水花树一应俱全,且布局恰到好处,浓缩再现了江南园林淡雅清新,玲珑小巧的意境,被人们誉为“微型园林”。其园中景物仍是采用雕花楼中那种借物寓意的手法,以翠竹石笋寓意春景,用曲桥荷池点缀夏景,紫薇桂花则渲染了秋景,天竹腊梅又衬托出冬景。其四季景物可与被誉为国内孤例的扬州个园中的四季假山相媲美。设计者可谓匠心独运,构思精细,令观者赞赏不已。虽然小花园是雕花楼的附属物,但它却并没有因为雕花楼而逊色,相反,它却为雕花楼增辉不少。离开雕花楼已是日落黄昏,心中不免有一种歌罢曲终的惆怅,回味起来令我入夜难眠。                                        (徐州局 陆瑞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