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举措。自车改工作开展以来,东台市严格按照省、市具体部署,扎实做好公车改革工作,不折不扣将上级要求落实到位。2015年年底,基本完成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市公务用车管理中心于2016年1月建立,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一、建章立制,严格监管,打造规范化管理模式。为规范我市公务用车管理,市“两办”专门印发《关于严明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纪律的通知》,对公务车辆的使用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市车改办印发《公务用车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实施办法》,对车辆运行、管理、调度、维修、保养等作了具体明确。一是深入研究,制定管理制度。自公务用车管理中心建立以来,中心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中央、省、盐城及我市相关文件精神,熟悉要点、掌握内容、吃透精神。通过学习武装大脑,为规范管理夯实思想基础。同时,积极与兄弟县市搭建交流平台,取长补短,学习其成功经验。在多方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各方意见,探索创新,研究制定了《东台市公务用车管理中心管理制度》《公务用车管理中心车辆管理员岗位职责》《公务用车管理中心驾驶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中心管理工作提供了准则。二是细化管理,明确工作职责。为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中心在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调度、值班、维修、财务、油耗等岗位工作职责进行了细化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同时,与驾驶员签订《安全行驶责任状》,着力调动驾驶人员工作积极性,明确工作职责,兑现奖惩措施,做到责任到人、制度到位。三是加强监督,落实规范管理。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监督考核体系,实行一车一档,定期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同时主动向市纪委提供所有车辆信息,在中心系统中给市纪委预留接口、授予权限,主动接受监督。不定期协同市车改办、纪委和机关工委对公车封存、车辆运行、节假日车辆停放等情况进行检查,坚决杜绝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发生。
二、加强学习,定期培训,打造一流服务团队。中心建立以来工作人员由最初12人发展到如今的24人,服务团队在不断壮大。我们通过科学管理,定期培训学习,努力打造一流服务团队、一流管理平台。一是定期培训,培养高素质团队。驾驶员是公务用车管理中心提供服务的主体,抓好驾驶人员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驾驶团队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是做好中心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定期开展驾驶技术、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不断提高驾驶团队的政治觉悟、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打造高素质的驾驶团队,为各用车单位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二是塑造形象,创建高标准团队。中心的管理工作从最初的摸索到现在的正常运转,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有熟悉、吃透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在组织学习业务技能和规章制度的同时,还注重行车规范、礼貌用语、车容车貌、待人办事等方面的培养,始终坚持以热情、礼貌的形象面向各用车单位,坚持把创建高标准团队作为奋斗的目标。三是科学监管,打造优质服务团队。截至目前,中心共承担公务用车出车任务2250批次,总计里程40万公里,所有任务都做到随叫随到、服务到位、安全正点、保质保量。在运行过程中,中心制定了一整套监管流程,从接受用车订单到驾驶员完成任务回中心报到,从油耗统计到维修保养都有科学、细致的监管。我们还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努力打造更高效率的工作团队。
三、科学管理,优化流程,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公务用车管理中心创立之初就把打造优质服务品牌的理念贯穿始终。中心严格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筛选保留车辆,保证中心运行车辆的配置符合要求。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多方抓手,优化用车程序,规范油耗考核,严格维修流程,切实降低公务用车运行成本,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一是开拓创新,优化用车程序。中心运转正常后,管理人员为方便用车单位使用公务用车,不断优化用车流程。从最初的纸质预约到电话预约再至网络平台预约,拓宽了申请用车的渠道,方便了用车单位。同时,为方便突发事件用车,中心设立夜间值班室,向机关各部门公布值班电话,确保用车正常。二是动真碰硬,规范油耗考核。中心始终把里程油耗考核作为衡量驾驶员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车辆统一办理油卡,实行一车一卡。出车前由用车单位确认起始里程数,任务结束后由使用人填写用车结算单,确认实际里程数。对驾驶员里程、油耗情况实行上墙记录,动态管理。同时每月对驾驶人员油耗情况进行评比,根据评比情况实行奖惩。三是严格把关,压降维修成本。中心通过公开招投标,确认车辆固定维修保养点。要求驾驶人员熟悉掌握车况,常规维修保养需提前一周向中心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凭《委托维修单》方可进厂维修。突发情况,需电话告知中心,经同意后进厂维修,并及时补办维修手续。车辆维修时中心明确专人随车监督,维修结束后,驾驶员、监督人员和厂家共同填写维修确认单。通过严格维修流程,进一步压降了车辆维修成本。
四、革故鼎新,精益求精,打造精品服务理念。公务用车管理中心自2016年1月份正式运行以来,实现了车改前后公务出行保障工作的无缝衔接。中心运行四个月,获得了用车单位的一致好评。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中心也充分认识到了中心建设工作的艰巨。通过积极推进制度机制的立、改、废工作,认真梳理、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中心管理、服务工作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精品服务理念得到了有效贯彻。一是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素质。中心建立以后,公务用车运行模式、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与改革前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不仅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创新创优,更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供优质服务。中心打破以往人员能进不能出的管理模式,与驾驶员签订上岗合同,实行聘用制,合格的续聘,不合格的解聘,形成了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良性格局。二是集思广益,注重意见反馈。中心的不断进步离不开用车单位的建议。通过发放征询意见单和不定期召开用车单位座谈会的形式,主动征求用车单位对中心建设的宝贵意见,并把有关意见及时总结归纳反思通报。通过中心工作阶段性的回头看活动,制定整改措施,革故鼎新,完善中心建设。 三是坚持不懈,提供优质服务。优质品牌贵在坚持。公务用车管理中心将一如既往从提升素质修养入手、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进一步培养工作人员的精品服务理念。通过科学的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通过有效的管理,培养精品服务理念。中心对所有保留车辆统一张贴了公务用车标识,对中心集中调度使用的30辆公务用车统一安装北斗、GPS定位管理系统,实行电脑、手机双重定位,通过严格的监管,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