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勇担当,务实出实效
——记“先进基层党支部”徐州后勤保障中心党支部
陆瑞民
近年来,徐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后勤保障中心党支部按照管理局党组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后勤管理社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要求,认真履行管理、服务、保障工作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同志团结协作、勤政务实,每年都能够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后勤保障中心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党支部被市级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党支部坚持理论学习教育与落实工作责任两手抓、两不误,通过学教活动的开展,对自身存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使全体党员执行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岗位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党支部还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的号召,积极开展“爱心包裹”、“爱心一日捐”等捐助活动,给予困难群众关心和帮助。积极开展“两当两连”活动,组织本部门与班组、工作人员与一线员工开展结对子。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摸底工作,中心领导班子与维修班结队工作后,主动帮助维修班查找和解决存在问题,得到了一线员工的一致好评。党支部还积极与社区支部结队,组织全体党员到云龙区宣武社区召开座谈会,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查看社区安全情况,走访部分居民住户,组织党员清理了民和小区的自行车棚、花房等卫生死角。
党支部坚持办公会制度,例会制度,及时通报工作中的问题及难点,并进行会商形成一致意见。通过这些措施使单位的一些重要事务由过去的领导个人负责变成支部集体决策,一些棘手的问题也得到了迅速、高效的解决。
老城区市级机关宿舍共有19个小区,80多栋楼,近2000户的住宅公共部分维修由保障中心承担,小区分布范围广,服务事项复杂,要求高。仅去年一线年,保障中心就接收报修电话和应邀服务1900余次,水电维修1315次,设备保养262次,其它杂活1053次,配合专业队伍维修屋面1700平方米,疏通污水管道1600米,清挖窨井近410口,清挖化粪池600余方,疏通污水管2088米,更换漏斗32个,保证了市机关宿舍工作人员居住功能的完整和宿舍区的整洁,全年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和服务质量问题。
在去年的集中供暖期间,保障中心的党员干部克服了异常天气多,天气寒冷时间长,设备、管网都十分老旧的困难,按照市领导和局党组的要求,确保了市级机关宿舍的干部、职工过上了一个温暖的冬季。面对设备老化、管网腐蚀严重,爆管情况时有发生的实际,他们提前制定了维修方案和迅速处置各种情况下设备故障、管网漏水抢修的应急预案,保障了市机关宿舍的连续供暖。为了合理确定供暖温度和供暖时间,工作人员每天坚持听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情况下达供暖进出水温度和供暖时间指令。为了准确判断设备、管网的运行状况和供暖系统有无漏水现象的发生,工作人员除靠设备反映外,还把最好状态下水电气的消耗读数作相应记录,采用每小时抄表的办法进行比较,并加强巡查,责任到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节约资源,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一切节能手段和措施,班与班交接时,对比资源消耗情况,对比供暖的质量。为了能及时听到用户的反馈信息,他们还经常到用户家走访,了解情况,不断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负责供暖的干部职工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早来晚走,放弃休息日坚守在工作一线。讲工作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们的付出,保证了机关干部、职工过上了一个温暖的冬季。在保证供暖质量的同时,他们把心思用在节约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把大量的蒸汽冷凝水补充到供暖水箱内,眼睛始终盯在供暖管线上,千方百计查漏点。
宣武路23号院供暖管道全部铺设在地沟内,浸泡在水中的管道锈蚀特别严重,前年供暖季抢修多次才勉强维持下来。为保障市级机关宿舍的冬季供暖,拟定对宣武路23号院供暖管道进行改造,经预算约需资金6万元,他们寻找多家施工队伍,最后以最低价4.6万元中标,节约资金1.4万元;民和1号院地市级老干部宿舍,暖气管道由于设计不合理,水循环不畅,不少住户暖气温度达不到要求,老同志意见比较大,需要在入户供暖管道上加装排污阀,遇到暖气不热时排气或排污。施工队报价8000元,他们自己动手,实际只使用资金4000元;原政府供暖机房自来水管道锈蚀漏水,需要更换,施工队现场勘查要价5000元,他们自己挖沟、自己买管子焊接安装,只花了4000元。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努力坚持,才使得水、电、汽用量大幅下降,一个供暖期就节约水、电、气等费用60万元,得到了财政局领导的表扬。
通勤服务保障工作是新城区行政中心运转的大前提。这些年来,保障中心按照“准点、安全、方便、舒适”的目标,在确保机关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保障的质量。目前共租用市公交总公司75台车,分15条线路,52个始发站点,沿途设置300余个站点,覆盖了整个徐州市区及近郊,全年共计优化线路8条,增加站点7个,办理通勤乘车卡614张,安全接送工作人员约140万人次。同时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全年没有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通勤车队全年召开服务会议50余次,开展上线服务质量综合检查60余次,涌现拾金不昧好人好事300余起,同时受理投诉8起,落实处理服务态度投诉2起,车辆问题2起、沟通问题2起。此外他们还不断加强通勤车的卫生管理,确保车辆“五净一亮”。公车改革前,他们加班加点认真做好通勤调度工作以及编写、印制、发行服务指南。同时多次与公交新城公司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通勤班车运行情况,做好车改前的动员。年底印制了通勤流量统计表,采取多种措施,要求驾驶员对75台班车的各个站点人数逐个进行统计,同时保障中心全体人员上线进行实地查看,及时摸排运力变化,确保了公车改革后通勤班车的转型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