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头羊”的红色足迹——记徐州天勤后勤服务集团党总支书记、总经理董仲书

发布日期:2017-10-26 15:53 浏览次数: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董仲书同志作为徐州天勤后勤服务集团党总支书记,时刻不忘党员身份,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机关管理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统抓统管,着眼于事业发展,着眼于谋化全局,抓班子带队伍,抓协调促落实,抓创新谋发展。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领会党章党规以及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严明的纪律作风带头争创佳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广大党员中树立了标杆和楷模,赢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一、学习提高,树立标杆

党的十八大以来,董仲书同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主动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及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带头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等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身体力行、学以致用,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强素质、提能力、树形象。

在日常学习工作活动中,他在抓好业务的同时,抽出固定时间积极带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为集团全体党员树立了榜样。他坚持从提高个人素质入手,刻苦钻研政治理论、企业管理、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技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学习中,他努力做到了三个坚持,即:坚持学理论,坚定思想;坚持学业务,开拓眼界;坚持学做人,强化修养。他在系统地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同时,坚持学习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中央、省、市委精神,学习中央关于国企改革指导性文件、公司法、劳动合同法以及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严格为抓好企业管理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二、牢记宗旨,笃行致远

在工作中,董仲书同志能够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做到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的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老黄牛”是董仲书同志的座佑铭,也是他做为一名基层党总支书记的信念和追求。他18岁参加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做到企业的总经理。特别是2005年以来,他先后担任南郊宾馆(事业改制单位)党总支、市级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党总支、徐州天勤后勤服务集团党总支书记长达10年。在此期间,他凭借着一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心,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顺利完成了迄今为止全市规模较大的一个事业单位(南郊宾馆)的改制工作,解决遗留问题,化解矛盾冲突,确保499名改制人员妥善分流,没有给政府增添包袱。在这之后,他肩负着党和群众赋予的新的任务和责任,在市级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天勤集团,始终怀揣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带领全体员工勇往直前,天勤集团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五年来营业收入从起初的2000多万元,实现了倍增计划,去年已突破亿元大关,今年将再增长30%。员工收入在确保稳定的同时,实现了稳定增长。他深深地感觉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在一个党组织,而党组织的作用来源于一个好的领导人。他时常对自己说:“当好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首先要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三、爱党爱家,不忘初心

在单位,董仲书同志是改革发展的领路人,是扶贫帮困的倡导人,是践行党性原则的带头人。他作为党总支书记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总是毫不犹豫的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他资助过失学儿童,他为灾区的百姓献过爱心,每次单位组织给有困难的群众捐助,他都积极响应带头捐助,点点滴滴的诸多小事铸就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在他的带领下,集团党总支每年组织“博爱在彭城,人道万人捐”、“一日捐”等活动,累计捐款10万多元。期间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参加践行社区义务劳动活动,到夹河矿桃园社区、新城区大韩社区、风华园社区参加“创卫”义务劳动,累计出工300多个工时。为风华园社区老人免费配装智能呼叫机,受到老人们的欢迎。

然而,事业的投入伴着家庭和个人的牺牲,他成功扮演好家庭角色。在家中,他更是孝顺的儿子、体贴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多年来,董仲书一心扑在工作上,只讲奉献、不求索求,把自己的一切无私的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上,但他也深知家人对他的重要性。每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面对妻女时,他又立即打起精神,忙前忙后,为家准人备可口的饭菜,在他的眼中,家国天下,没有小家庭的美满就不会有社会大家庭的和谐。但毕竟他实在太忙了,有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面对父母要求他多陪老人聊天,面对女儿要求他多关心了解时,这类小小的要求他却无法全部满足。尽管他竭尽全力,对家人他还是充满了无尽的愧疚,他内心深深的感到自己没有尽到做丈夫、做父亲、做儿女的责任。好在家人给了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体谅这位企业一把手、党总支书记的难处,尽量不给他添麻烦。

多年来没有规律的生活和严重的精力透支,使他早早患上了高血压,一次因公负伤,导致三根肋骨、一根胸骨骨折,直至今日遇到阴雨天,还会隐隐作痛。因为他没有时间和心思照顾自己,单位同事、朋友常劝他多注意身体、多休息,他的回答是:“你看我哪能顾得上呢?”,就是这么简单朴实的一句话,这就是董仲书同志的真实写照:“舍小家顾大家”。翻开董仲书同志的履历表,近20多年的工作经历,15年的党性锻炼,多少风霜雨雪、拼搏奋斗,它不仅包含着奋斗的艰辛,还包含着成功的喜悦。他先后荣获徐州市“五好共产党员”、市级机关“勤政廉政好干部”等荣誉称号。

四、以身作则,勇往直前

面对经营外部环境压力,董仲书同志和班子一起,把握形势,不等不靠,创新手段,拓展市场。他总是把企业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为此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平时他总是把自己的工作日程尽量安排的密集一些,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得他几次重病住院,医院甚至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可是他总是不把这些当作一回事,只要是到了工作岗位,你就会见到一个生龙活虎、精力充沛、正能量满满的他。

正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抓业务工作,总是冲在一线,身体力行。与分管负责同志提思路、想办法,出主意、解难题,主动与客户洽谈,参加实地调研,到施工现场考察进度、带队外出培训、在国家级投资招商会上他会亲自上台做路演讲解……此间的辛苦与汗水、坚持与拼搏,是一股不放弃的信念在指引着他。天勤集团独立承担了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的整体后勤保障工作,他个人也荣立三等功。中央厨房“天勤模式”在中烹协年度展会上作为标杆进行推广,编印《天勤中央厨房运营管理标准化手册》填补国内行业专业技术书籍的空白,荣获“中国营养供餐好案例”、“中国营养餐示范奖”。

五、带头示范,真学真做

集团作为生产经营性国有企业,搞好经营工作是大局,强化党的建设是前提,这一点作为集团党总支书记的他一直坚持,毫不动摇。虽然,董仲书同志日常的经营、保障服务压力繁重,但他时刻没有忽视党的建设,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日常经营工作中去,相辅相成,共赢发展。每每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他都是和党员干部带头冲在一线,带动广大员工共同践行“天道酬勤、臻于至善”企业的理念。

特别是2016年以来,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他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坚持将学习计划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个月,定期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并坚持将“两学一做”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落实支部书记的第一责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旗帜鲜明讲政治,不忘初心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省委李强书记参加徐州代表团讨论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发挥‘三个作用’,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大讨论。

按照“百千万”集中走访帮扶活动的统一安排,董仲书同志带领集团党总支全体党员干部深入贾汪紫庄镇油坊村贫困农户、困难群众家中,摸清村情、民情,认真记录走访调研日记,建立工作台账,利用集团下属餐饮类公司采购用贫困农户滞销蔬菜35000多斤,并安排好下一步采购计划。他经过思考,与其他委员多次研讨,积极创新帮扶举措,推进“百千万”帮扶工作落地。在油坊村建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目前厂房建设已完成,生产工作业已启动,确保中秋节产品上市。将在该项目营业收入中拿出2%设立帮扶救助基金,用来帮扶、救助那些贫困家庭。相信在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帮扶助困工作会做得更加扎实。

董仲书同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党总支书记,在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晶莹的汗水和闪光的足迹,正是他这种情系员工,踏踏实实,潜心为民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带领天勤集团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作者:(陈泽
信息来源:徐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