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饭”情结

发布日期:2017-10-27 15:04 浏览次数:

 

“烫饭”便是昨日剩饭,倒入锅中,注入水,重新经历一次赴汤蹈火,米粒变得绵柔,一阵疾风猛火之后,轻挑慢捻,一锅饭很快进入粥的境界。这分分钟的动作便如同每日三餐般被娴熟不过地完成,寻常人家简易的早餐便是如此开启。

十来分钟后,“烫饭”已经停下翻滚,熟练地掀开锅盖、抓起勺子,顺时针地在饭上划一圈,逆时针划一圈,正合适,装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一碗“烫饭”清香扑鼻,哪里还想着什么隔饭没营养,空了一夜的肠胃,尤其是冬日的早晨遇上一碗颗粒饱满、浓稠温润的“烫饭”便是最好的邂逅了,当然再有一碟小咸菜或是一个咸鸭蛋更是锦上添花了。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父亲一个人在城里工作,母亲带着我在镇子上,一边上班,一边还要给做小生意的外婆进货,不能准时回家做饭也是常有的事情。我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那个年代独生子女并不多,但母亲却没有惯着养,每天起早就多做点饭菜放在家里,我每每放学回家见不到她,就开始自己动手,灶台里点进一把干芦苇,火势旺了再扔进去几根木柴,锅里舀上两勺子剩饭,再放上一些水,菜也是一并扔进去煮,因为菜少饭多,总会撒点盐巴,等到烫饭做成还会滴进几许香油,一个人灶上灶下忙得有条不紊,甚至还很乐得其所。自己吃饱了,还把母亲的饭留在锅里,母亲晚归,添把柴火再一热,又是香气直飘,她总是喜欢一个劲地夸我:“红儿做的烫饭顶好吃!” 

后来进城,一家人终于团聚,父亲虽然工作繁忙,却是喜欢做饭,虽然也是寻常人家的饭菜,却总是三五小碟摆放开来。他还常常带着我一同去送饭给加班的母亲,母亲每每见到我小脑袋探进车间门里就会抓紧结束手里的工作出来,我总是忘不了她笑脸盈盈的幸福模样,一句话不讲,接过饭盒就是一顿搅拌。一家人站在车间外的走廊上,母亲埋头吃饭,父亲却是眉头微蹙,精心准备的饭菜被母亲三下一搅竟成了我最拿手的“烫饭”?好多次父女俩结伴回家的途中,父亲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娘的胃口都是被你这个小鬼的一锅煮搞习惯了。”语气里竟无一点责备,渗透的是父亲无限的温柔。 

工作以后,认识一位苏南的妹子,喜美食,擅烹煮,一次聚会,这妹子一人掌勺做了一桌子很是壮观,但很多大菜我都记不太清了,唯独最后一道“烫饭”端上来真是亮闪了我的眼:翡翠那般光泽的菜叶绿得夺目,珍珠般的米粒白白胖胖好看之极,一口吸进去米粒里竟饱含着浓郁的鸡汁鲜味,这味道必须是高汤!吃货惜吃货,原来我曾经最擅长的方便裹腹之食竟是也是可以这样讲究的!干巴巴的米粒滚到芳香四溢的鲜鸡汤里,自然是无比豪华的升级版,随着鸡汁的翻滚一点点饱满晶莹起来,然后再佐以提前用橄榄油轻煸的菜叶作以点缀,看似一青二白,却又暗藏着玄机,这也颠覆了我那些年对“烫饭”素简的认知。 

岁月汹涌波涛,青驰骛而过,那许多关于“烫饭”的记忆总是香甜的味道,那味道很浅、很淡,却又能勾起你疲惫的味蕾,白水烫饭也好,剩菜烫饭也罢,甚至是鸡汤烫饭,无论怎样的“烫饭”后面都蕴藏着最简单的追求美味的情怀和对过往岁月无限的怀想。

 

作者:(朱华章
信息来源:盐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