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建设 智能化管理 努力打造标准化公车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17-12-27 16:51 浏览次数:

自中央确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以来,启东市公车办根据中央、省、南通市车改办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创新性地开展公务用车平台建设,按照“公务用车平台化、平台车辆标识化、车辆管理信息化”要求,以“高标准建设、规范化运行、智能化管理”的目标建设公车服务平台。通过一年来的平台建设和运行,顺利地保障了公务用车新旧机制的衔接,促进了新型公务用车制度的迅速落实,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党政机关参改单位的充分肯定。

一、规范建设,高标准定位平台化

公车平台建设是保障公务出行、建立新型公务用车制度的重要环节。我局始终贯穿改革与服务同步推进的思路,高标准推进平台化建设。

1.构建科学的组织架构。公车改革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平台建设工作,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1次、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协调会4次,研究平台建设问题并作出批示。经市领导同意,市编办为我局专设了公务用车管理科,配备了5名管理人员,从取消车辆中按标准选配了24辆各种车型的公务用车并过户至机关事务管理局名下,招聘了24名驾驶员,建立了市公务用车集中管理服务平台,保障全市党政机关机要通信、应急用车需要。

2.设计规范的用车流程。平台在车辆使用流程设计上严格遵循“谁主管、谁审批、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严格按省公车办用车口径执行。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制。各单位明确一名用车预约登记联络人和审批人,通过电话、微信、网络、手机APP等方式向公车平台预约用车,公车平台凭用车单位审批人(主要领导)签批(网上审批)的车辆使用申请单派车。重大公务活动,用车单位须提前3天预约用车。紧急特殊公务用车可先使用车辆,再及时补办审批手续。

3.明确费用的控制标准。我局与财政部门多轮会商,科学核定平台车辆运行费用标准。以此为基础,市财政局测算各单位人均用车费用额度和具体收费标准,下达给各单位。公车平台每季度对各单位使用额度进行核算、催收,对用车单位的用车费用实行预警提示,超出规定额度部分由各单位自筹解决,结余部分可以转入下一年度继续使用。以上措施既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又防止发生新的浪费。

4.建立“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制度。从用车申请到用车结算,从车辆信息到驾驶员信息,从加油记录到车辆维修等各个环节实施“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实现单车、单人的独立核算,用表格和数据来体现制度,使公车运行中的车辆、驾驶员在统一管理制度下阳光出车、透明运行。

二、严字当头,实现平台管理标准化

建章立制是公车管理的基础,我们从控制运行费用、派车依法依规、用车服务便捷等方面建立公车使用管理制度。

1.制度立规,明确各自岗位责任。

制度管理是提高公车平台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我们设立了全新的公车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具体细分为:平台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工作纪律和行为规范;公务用车派车流程和使用管理办法;驾驶员工作评价制度;加油登记制度;动车外派车登记制度;车辆维修制度;轮胎更换制度,等等。对车辆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激励等都作出详尽规定,并将各项制度付印成册,组织公车平台全体人员学习。

平时我们注重考核和制度的严格执行,推行精细化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统一服务标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通过每月一次公务用车驾驶员礼仪、安全培训;一季度一次驾驶员安全行车和服务考核;每周一次公车运行轨迹检查;不定时对车辆车况和车辆整洁情况进行抽查整改等措施实现公车平台的规范化管理。

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我们对违反制度的相关人员实施相应处罚。到目前为止,公车平台开除了一名违反规章制度的驾驶员,市纪委也处理了一桩公车私用案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服务、质量一流,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优秀管理人员和驾驶员队伍,创建全市优秀窗口单位。

 2.技术监管,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信息化管理是改革公车制度的重要抓手。我市公车平台紧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移动互联、云服务平台、北斗车载终端、手机APP应用等手段提供公车用车申请、审批、调度、派车、服务、回访、结算、监管等一站式服务。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市公车平台、财政、纪检等相关部门对车辆信息共享,建立完备的监管制度体系,破除了多年来公车难管的陈规陋习,做到公车管理透明化。

我们使用的软件共有五个功能模块:用车服务、监管平台、信息管理、用户管理、和统计分析。该系统为开放式管理平台,用车单位可以通过手机APP和电脑两个操作入口,无需安装平台软件,即可通过登录平台网址在线进行相关业务操作。平台具备人员信息、车辆信息、运营数据、卫星监控、车辆跟踪、运行轨迹、统计分析等管理功能,我们将公车平台驾驶员信息、车辆信息、用车单位信息等全部录入系统,实现了覆盖全市的车辆信息化管理。平台开放安卓和苹果手机端软件,通过下载手机APP可以预定车辆,为党政机关各单位预订使用车辆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既节约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管理效率,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车辆的集中调度使用,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在信息安全上,我们和市政府信息中心密切合作,签署相关保密协议,强化了信息安全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和信息化管理服务单位实时对接,及时优化服务功能。

3.加强教育,确保安全行车常态化。

在平台运行过程中,我们注重对驾驶员安全责任意识的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求驾驶员熟悉交通法规,车辆故障处理方法、安全行驶操作等,遵守交通法规,服从公安交警、交通执法人员的指挥、检查,确保行车安全。加强安全培训,积极组织驾驶员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车辆安全管理规定》、《车辆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

4.合理薪酬,驾驶人员待遇人性化。

公车改革后,驾驶员的薪酬待遇由原来的隐性收入加显性收入变为无隐性收入,而显性收入和社会上驾驶员的收入有一定的差距。为了保证驾驶员队伍的稳定性,根据车改后驾驶员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和社会驾驶员相应的工资水平比较,我们对车改后的驾驶员薪酬待遇及时进行了调整,保证驾驶员的年薪酬不低于社会同类人员待遇。这样,提高了驾驶员的工作积极性,在一点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三、多管齐下,全方位监督平台运行

我们建立了完备的制度监管体系。紧紧围绕信息透明、成本可控、安全保障、监管科学的目标,促进公车服务与公车监管深度融合。将平台车辆信息及运行情况提供相关监管部门随时调阅,履行监管职责。

1.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用一个月的时间对所有公务用车(除办案、涉密)喷涂统一标识,实现了标识化管理,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2.主动接受部门监督。主动向市纪委提供所有车辆信息,在平台系统中给市纪委预留接口、授予权限,便于监督。设立专门监督人员,每周一次对所有车辆的轨迹进行监督,加强了对用车行为的管理,对违规违纪行为及时调查处理,予以通报。按年度向市政府专题报告平台工作情况,向财政、审计部门报告平台运行情况,主动接受上级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3.积极开展内部监督。除平台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考核体系外,我们还制定公车平台驾驶员服务考核办法,对平台工作实施全方位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4.透明采购程序管住运营费。由于车辆集中管理,车辆运营费的支出数额比较大,我们对车辆的加油费、维修费和车装费等运行费用的支出,都经政府制定的程序集中采购,由财政部门审核,不留管理漏洞。


作者:(樊燕
信息来源:南通启东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