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作风强保障 提升效能促发展——海安县机关事务管理局作风效能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17-04-27 11:46 浏览次数:

机关事务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一环,虽然不是中心但是服务于中心,虽然不是大局但是保障着大局。海安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牢记宗旨,不忘初心,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牢把握作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时代要求,把抓发展、求作为、有担当作为改进作风的着力点,坚持以“双聚双创”活动为抓手,牢固确立“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理念,在更高层次上审视、谋划机关事务工作,在更高起点上持之以恒转作风、增效能、优绩效,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聚力富民强企,创领先发展软环境

年初,海安县组织召开了“机关服务企业科技行”座谈会,海安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织书记、局长张顺被邀介绍经验时,以3个“科技行”小故事打动了现场所有人,受到南通市副市长、海安县委书记陆卫东的高度称赞,并接受了在现场拍摄的央视记者专访。该局挂钩的4家企业去年实现产学研项目转化2个,新增产学研合作2个30万项目、2个10万元项目,培育金牌科技创新型企业1个,申报市以上科技成果4个,获批1个研究生工作站、1个高新技术企业。这是该局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的生动范例。

“当前,要着力打造‘强定力、敢担当、快落实、勤为民、严守纪”的机关作风效能名片,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管理,优化服务,开创机关事务管理新局面。”海安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顺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大会上指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项目建设、重点工程、服务民生等工作重心,坚定不移创新争先、加强监管、靠前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瓶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提升富民强企推动力。该局把“双招双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组织人员到北京、浙江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去年,一个5000万项目已建成,一个亿元项目已注册在建,一批高层次人才招引过来。同时,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原则,深入推进“富民强企走帮服”活动,帮助企业找准政策破解难题。深入城乡居民家庭,全面摸清收入水平,一项项增收计划清单令人为之振奋:“华艺”主要是加强单打冠军培育和天使基金与高层次人才项目的对接;“迅达”主要是做好产学研项目转化和新增产学研合作;“奎泽”主要是做好高企申报基础工作;上湖村主要是综合利用毗邻南通理工大学的地理优势发展三产服务业……

提升便企惠民服务力。该局领导班子成员近期分别带领相关科室人员深入到新增挂钩联系的南通汉能达制衣有限公司、南通成功门窗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走访调研,倾听企业的发展诉求,与企业研判形势、谋求发展举措。围绕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服务群众民生改善、服务村居固本强基等方面,在“走帮服”、服务项目建设及“科技行”等中心工作中,真正实现零距离服务。对待群众诉求事项,全面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办理流程无缝对接。该局还帮助雅周镇庞庄村建设文化中心,捐赠图书1200余册,另赠送电脑、文体器材等物资,挤出10万元办公经费帮助村偿还“两个中心”建设的债务。

提升群众满意向心力。该局以“畅通民意、服务群众、接受监督”为宗旨,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扩大为民服务范围,积极回应民生诉求。依托“12345”公共服务呼叫热线、西祠胡同、海安论坛、海安石板街、海安漫思等平台,及时做好来电、来信、来访等各类诉求登记,及时对咨询、举报、投诉进行调查并答复,及时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严肃查处各类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切实提升政府机关的公信力,赢得群众的啧啧称赞。 

聚力正风提效,创实干争先好作风

“作风就是生产力,效能就是竞争力”。海安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始终聚焦政令畅通快执行、工作推进善落实、遵规守纪严监管等方面,集中整治“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作风效能问题,狠抓作风转政风、提升效能增动能,着力克服厌战、畏难、自满等倦怠情绪,全面提振党员干部奋发有为的“精气神”。

提升勇争一流驱动力。该局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职能工作和作风建设等,实施目标控制精细化管理,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局考核科室、科室考核个人”的分级考核办法,重点职能工作由局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考核,有关中心工作由局分管负责人组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目标绩效考核、选拔任用等直接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及时发现和查处工作推进不力等问题。

提升真抓实干执行力。该局明确责任落实,实施“清单式”精细管理,绘制路线图、时间表,形成主体清晰、权责统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强化督查推进,特别针对 “庸、虚、慢、梗、软”等机关作风问题,局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将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形成了“简、实、快、廉”的新作风;注重跟踪问效,建立作风效能建设谈话函询制度,围绕项目建设、工程推进、服务民生等方面,对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履职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及时的相关人员严格问责,倒逼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快推进快到位。

提升遵规守纪的约束力。该局注重强化内部管理,持续推行“绩效对账”工作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县开展“绩效对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事务局“内控机制”,实现工作日志部门内部公开“晾晒”,引领机关干部职工做到“在岗、在行、在状态”;不断加强作风制度建设,在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出台的作风纪律规定的同时,研究制定了《海安县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大力提升机关事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开展立体监督检查。加强对公务消费、公务用车等进行明查暗访,针对决策部署落实不快、遵规守纪不严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查实的问题,将报送县作风效能办备案。

筑牢思想防线,树机关事务新形象

    作风体现宗旨、反映党风、影响民风,作风的好坏关系干部形象、人心向背、事业成败。海安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毫不动摇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以《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为准绳,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深入开展比担当查是否庸政、比正气查是否廉政等“四比四查”活动,着重以职能工作为抓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管住车轮下、舌尖上等腐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向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宣战。

海安曾在南通地区率先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海安模式”最严车改开了先河,车改经验得到了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的肯定。为了巩固改革成果,按照新一轮公车制度改革要求,该局卓有成效实施有力举措,规范处置封存车辆,其中报废40辆车、保留41辆车,其余的107辆车公开进行拍卖,车辆拍卖处置和报废收益全部上缴海安县国资办;会同海安县纪委推进电子监管建设,依托全县监管平台实现公务用车从用车申请到审核确认等全程网上运行,从出发到返回全程网上监管,有效预防违纪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相继出台了《平台保留车辆管理运行暂行办法》等制度,对车辆的编制及费用核定、日常管理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重申了公务用车的纪律。

作为后勤服务部门,该局带头倡导厉行节约,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各项接待规定,严格落实凭公函接待制度,所有接待能在备案商家进行的一律安排在备案商家,一律不安排酒水和付费饮料。同时,认真抓好食堂管理,对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原材料采购等严格把关,专人监管,对岗位责任、行为规范、服务承诺等专门建立制度,随时接受上级的明查暗访。

在海安县行政中心,有一道风景格外引人注目。从早到晚,她们在服务窗口忙碌不停、任劳任怨,以出色的业绩塑造“巾帼示范”最美形象,这里就是隶属于该局的会计记账中心。她们创新开展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等特殊服务,并在财务结报工作中扎实做好“四严”:严把报账政策关,违规的坚持不予受理;严把财务受理关,对不合规、超标准、超范围的“三公消费”坚持拒绝报销;严把支出审批关,拒付单位以各种名目发放的不合规、不合法的津贴、补助、资金等开支;严把预算执行关,按照预算编制审核把关,对各单位的公务接待和商务接待分开核算,各自列支。

后勤工作也是一门深奥学问,始终要坚持“少花钱多办事”。清理机关办公用房,是落实“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既是“高压线”,又是“承诺书”,该局将之作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是否有豪华装修?是否私自改变用途?是否超标准使用……带着相关问题,该局在前两年清理整改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回头看”,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使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通知》,明确 了“回头看”过程中对照的办公用房使用管理的新标准、新解释,对13家不符合办公用房管理规定的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关作风效能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特别是在当前,海安全面深化改革复杂艰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任务紧迫,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也在加大,海安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将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规范的工作行为、更加严明的工作纪律,驰而不息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海安扫清障碍、提供保障,以优异战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作者:(张顺
信息来源:南通海安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