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出乎仓颉造字的原始创意,或是现代人的简明共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在统计选票时常常用“正”字来计票。一个“正”字是五票,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样计算,直观又方便,形象又具体,颇具中国特色,且蕴含深刻意涵。
单从字面上来看这个“正”字吧,笔画简洁,横平竖直,规规矩矩,少了点、钩、弯的城府,也没有折、撇、捺的算计,“真、草、隶、篆”难掩其本色,美术加工也不变其真容。从延伸意义上讲,为人处世的道理亦与此相通——在人生道路上就要坚持“正”,尽管很多时候很多人并不容易做到。人生道路曲折崎岖,有许多坎坷崎岔,金黄色的、玫瑰色的诱惑,更是无处不在地向你招手、抛媚,千方百计拉你偏离这个“正”。
不难理解,“正”字在用于选举计票时,“正”的一笔横一笔竖叠垒起人们的信任与希望,得“正”最多者就是民意所属、民心所向,是深受人们佩服的德高望众之人,是要担当起重任更好地为民服务、为民奉献的,抑或褒善贬恶、扬正祛邪的。古语云:政者,正也。为官从政者必须以“正”为本,思想要正,目标要正,做官要正,干事要正……
当然,凭“正”当选者应该对得住这个“正”,投票者亦应认真对待这个“正”——你的一票就是“正”的一笔,有你一笔、他一笔,才有了一个个完整的“正”。
毋庸置疑,人生在世,更多的时候,是要写好自己的“正”,看一看“正”在你心中上一横是不是天,下一横是不是地,中间一竖是心放没放正,小一横是手不要伸太长,小一竖是腿要站得直立得住。心“正”身“正”,“恶”还有存身之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