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作风建设至关重要。海安县机关事务管理局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以“双聚双创”(聚力富民强企,创领先发展软环境;聚力正风提效,创实干争先好作风)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坚定不移转变作风提振效能,凝心聚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再提升。
一、以组织建设为保障,活动推进有力有序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大事大抓,才能强势推动、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必须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才能有条不紊、落实到位。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作风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目标责任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将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同部署,一起检查,同频共振,相互促进。
(二)迅速部署实施。及时组织召开作风建设会议,传达市作风建设会议精神,收看警示教育片。研究制定局作风效能活动方案,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进一步明确活动开展的步骤、主要任务以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继续压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挺纪于前,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常抓细抓长。
二、以服务大局为主线,正风提效有声有色
准确把握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履行工作职能,为领导、机关部门、干部职工提供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拓展工作范畴,紧盯各项中心工作不放松,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做贡献;加强自身建设,为建设廉洁、务实、高效政府机关做表率。
(一)持续强化廉政建设,扛责任于肩上。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县委“十项规定”以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不断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全面掌握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定期组织研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及时听取纪检监察工作汇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班子成员廉洁从政、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班子成员主动落实“一岗双责”责任, 根据分工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落工作于实处。抓考核奖惩,提升勇争一流的驱动力。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职能工作,实施目标控制精细化管理,深化任务分解、交办、推进、督查、考核监管模式,继续实行“局考核科室、科室考核个人”的分级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监督考核奖惩机制,细化科室和个人目标考核责任书内容,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抓督查推进,提升真抓实干的执行力。开展立体督查,进一步加强对公务消费、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进行明查暗访,针对决策部署落实不快、工作推进不力、为民服务不优、遵规守纪不严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强化综合电子监察,深化公务消费一体化网上监管、公务用车、惠民政策执行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把握作风问题新动向,坚持挺纪在前;抓长效管理,提升遵规守纪的约束力。持续完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了《机关事务管理局谈话函询暂行办法》,倒逼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快推进快到位;修订完善局《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及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充分发挥明查暗访的警示震慑作用,切实解决执行纪律自律不严、为民服务不勤不廉等作风效能问题。
三、以群众满意为追求,惠民服务有始有终
牢固树立“服务就是生产力,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深入推进“零距离服务”品牌升级提档,研究制定了“零距离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围绕“服务”这个主题,把机关后勤服务“零距离服务”品牌与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了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的职能职责和富民强企的责任担当。
(一)立足富民强企,大力推进“走帮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大走访”和市县委“走帮服”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局“走帮服”活动方案,并进行了走访分工和责任分解。在责任范围走访全覆盖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走帮服”活动的回访,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回头看”,定期进村入户进行回访,重点对一般贫困户、有问题反映的农户等进行回访,加强个人走访中收集问题的跟踪协调,会同镇村抓好问题化解和答复说明。及时了解掌握群众反映的新情况、企业的新诉求、发展的新问题,结合走访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并坚持把“双六双帮”精准扶贫与“走帮服”活动有机结合。立足富民强企,突出群众知晓率,聚焦群众满意度,注重走访质量,抓好问题化解。
(二)聚焦转型升级,扎实开展“科技行”。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深入挂钩联系企业,倾听企业发展需求。与企业共同研判形势、谋求发展举措,对涉及企业的个性化问题分类指导,坚持解决问题与送政策上门相结合,指导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现有扶持政策,推动出台指导、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政策,多次邀请科技局领导以及高校专家上门指导相关工作,为企业培养出了各自的行家里手。今年以来,“科技行”工作完成产学研项目转化3个,新增2个30万元产学研合作,新增发明专利申请8个,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个,两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