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吃准吃透十九大报告“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和“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等语段的精髓要义,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就必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立足当下夯实廉洁自律的素质根基,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坚持廉洁自律,必须始终保持高尚的人生追求。自律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但自律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在高尚的人生追求中积淀、养成和升华。一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信念是一个人的前进动力,高尚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是其它力量所不能够替代的。保持高尚的人生追求第一位的就是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作支撑。郑培民怀着“树雄心,立大志,惜寸阴,争分秒,把青春和生命献给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三十三年痴心不改,“矜持不苟,舍己为公”,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是他满腔热情地献身于党的事业的不竭动力。党员干部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认真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淡泊名利,才能保持追求真理的自觉性,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二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崇高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人是否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上是否清醒、坚定,是否具有坚强的党性,是否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反映和表现。作为党员干部,要认真按照党的群众路线与“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和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时刻保持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首先是境界要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保持“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的高尚境界。其次,眼界要广。能够登高望远,深谋远虑,用战略目光,审视和处理各种复杂事务。再次,胸怀要宽。做到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官。三要有高尚的生活情趣。生活情趣是人生境界、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等诸多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的集中表现,是个人道德水平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特别是休闲时间的增多,生活情趣也变得丰富多样。党员干部具备什么样的生活情趣,既事关个人身心健康,也关系到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必须带头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自觉争当先进思想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主动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保持崇高的生活目的和进取的精神状态,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坚持廉洁自律,必须切实做到洁身自好,立党为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赞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的理念和平台,恪尽为民之责,秉公用权,廉洁自律。作为党员干部就必须在“权源观”、“用权观”、“控权观”上形成共识,不忘初心,励志笃行,自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要树立正确的“权源观”,做人民的公仆。正确的“权源观”是公平、公正用权的前提。如何看待手中权力,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首先作出明确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员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是人民行使权力的代表,是人民和社会的公仆。必须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不是享清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勤政敬业,恪尽职守。要把职位看透,切实认清职位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职位越高奉献应当越大。要把权力看透,切实认清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肩负的责任越重。要把待遇看透,切实认清待遇就是党和人民的关心,待遇越好越要兢兢业业工作。二要树立正确的“用权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用是公仆正确行使权力的唯一途径。党员干部在行使手中权力过程中,一方面要用权“到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转化为实际效果,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正确用权、善于用权。始终把群众利益、群众疾苦、群众冷暖、群众安危放在心上,始终坚持为广大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推动工作和事业,赢得拥护和支持。在用权“到位”的同时,做到工作到位、行动到位,思想到位、感情到位。另一方面,要防止权力“移位”,保证权力不为个人、小团体、亲朋好友谋利,不用于干那些搞形式、装门面、图热闹等不是为民谋利的事,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裕、幸福和安康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三要树立正确的“控权观”,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党员干部在对权力的控制和监督方面除自觉置于法律监督和党内监督外,还应主动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时刻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的阳光下运行。
“常鸣警钟,行举自醒。”坚持廉洁自律,必须时刻注意防微杜渐。党员干部要树立立党为公、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求,积极落实“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主动从细小处着手,防微杜渐,防止小节不保,大节失守。一要重视细小事。“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的积累,而实现质的飞跃。“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党员干部守住道德底线,就需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重视小事,留心小处,以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以肩负的重任鞭策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做到慎独,慎行,慎言,慎权,慎微,始终保持共产党员人的浩然正气。二要管住身边人。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党员干部守住小节,保住大节,必须看好自家门,管好身边人,过好亲情关。在家人、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面前耳根不软,原则不丢。铭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树立良好家风。对家人、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要“约法三章”,把端正家风与树立党风结合起来,确保生前身后,透明如水、洁净如水,经得起任何形式的翻检。三要把好“苗头关”。“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防微杜渐就必须把好“苗头关”,守住“一次口”,扼住“萌芽时”,不给投机分子任何可乘之机。渐变的头一开,双脚就会或快或慢向错误的方向滑动,对看不惯的事情,渐渐看得惯甚至孜孜以求了;原来不敢做的事情,渐渐做甚至敢于以身试法了,最后由渐变酿成突变,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