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烦心事谁家都有。对此,退休回到家的老张感触最深。
老张是个憨厚老实的人,原先在单位里就与世无争,自己能干的事从来不麻烦别人,前前后后,跑来跑去,他跟谁也没红过脸。风风雨雨,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总算熬到了退休,指望着回家后能够过两天舒坦的日子。然而他前脚进家门,后脚女儿就把小外孙交给了他。说是怕他寂寞,让小外孙陪着老爷解闷。可这个小家伙不安稳,一时三刻也不愿意呆在家里,老张只好带着小外孙在外面整天转悠。带着水,带着吃的,比野营拉练差不到哪去。有时还没走两步小家伙就吵吵说累,非要叫老爷背着,老张无可奈何,只好背着他。一段时间下来,他到单位去领工资,人家见他都说:“老张,才几天不见就瘦这么多,是不是退休又去找活干去了?”弄得老张哭笑不得,只好“嗯,嗯!”两声,算是回答。
给别人家看孩子,自家的孙子也得管啊!这不,小儿子听说姐姐把孩子放在了娘家,便想着法地把小孙子也送来了。这个小家伙可不好伺候,整天让他爹妈都给娇惯坏了。今天说吃龙虾,爷爷就得去买,明天要吃肯德鸡,爷爷就得带他去。这个“小祖宗”可不管你刮风下雨,“爱你没得商量”,话一出口,老张就得颠颠地去给安排好,要不然,你全家人就甭打算安宁。特别是给这小子喂饭,那得满世界地追着他喂,一顿饭喂下来,也不亚于跑一个马拉松,累得老张整天总是弓着个腰。别人见他还都挺纳闷,老张什么时候又学得那么谦虚了?
还说是二丫头懂事,知道体谅老的,到底是当老师的明白事理。但是女儿有难处,当老的也不能不伸手呀!二丫头的小女儿倒也乖巧,可就是身子骨太差,隔三岔五地不是伤风就是感冒,咳嗽发烧成了家常便饭。你说这小孩子有病与大人就是不一样,不管你怎么哄,怎么劝,她就是不肯吃药,哪怕是那甜药水也不肯喝一口。没办法,只好捏着鼻子往下灌,就像当年日本鬼子给八路军灌辣椒水似的,老张也觉得有点太过残忍了。有时灌下去的药水还没到肚里,就一下子喷了出来,连带着吃下去的饭菜一起喷了老张一身。不能吃药就打针吧,若打个肌肉注射还倒好,小孩子哭两声也就算了。可现在医院动不动就打吊针。也不知是护士打针的技术太差,还是小孩子的脑血管太细,反正每次护士都要扎上三五针,把孩子扎得像杀猪似的往死里嚎。听着孩子的嚎叫,看着孩子被扎得西烂的小脑袋,老张的心也像被针扎似的,有时也忍不住抹一把老泪。心说:“我当年和老伴拉扯四个孩子,也没操这么大的心啊!”
小的就不说了,可大的也不是省油的灯啊!你说那老二两口子吧,把孩子放这就放了,可他两个人也整天跑回来蹭吃蹭喝的。说是交伙食费,那是给别人看的,那两个钱还不够给他儿子买零食的呢!钱的事老张不便跟儿女计较,但这忙了一整天,晚上连个电视也看不上。提起这事老张就觉得有点窝火。先是那小的霸着看动画片,然后是大的看球赛,再后来是媳妇看连续剧。这当儿子的也会劝:“爸,吃完饭坐在那儿不好,那样窝食儿。和我妈出去遛遛,有助于消化,对身体有好处!”老张只好带着老伴出去转悠。左一圈,右一圈,转得老两口腿肚子都扭筋了,可回到家里“连续剧”还在那儿连续着呢。没办法,老张只好大瞪着两只老眼在那里陪着。真正捱到老张把持电视主动权的时候,老张也该蔫了。算了,还是“吹灯”吧!
家里面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算了,就怕演变成世界大战。最让老张闹心的就是那个老大,用老张的话说“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连个狗屁都不懂!”这小子打小就不喜欢读书,可大了做生意还不含糊,两口子有公司,有店铺,一人一辆小轿车,光装修房子就花了四十多万。按说这样的日子该好过了吧?可是人家好日子不往好里过,整天吵架、打架、摔东西,弄得左邻右舍都不得安宁,常有人跑到老张这里来告状,老张更是没脸见亲家。老张心想,都是他妈钱多烧的!儿子整天不偎家,就知道喝酒、泡桑拿,媳妇也是跑歌舞厅、泡美容院,天天打扮的跟小妖精似的,老张见着就想躲的远远的。这不,前两天大儿媳妇鼻子一把泪一把地跑回来了,说是非要与儿子离婚。老张哪丢得起这个人啊,气得一下子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老伴不得不请假回来再伺候他。
老张住进了医院,小孙子就“放羊”了。儿子换班喂孙子,两口饭还没喂到肚里去,大巴掌就落到了小孙子的屁股上。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小孙子躺在地上直打滚,哭得死去活来。气得当奶奶的戳着儿子脑门直骂娘。没有办法,只好把小孙子带到爷爷的病房里,让老张带病坚持“工作”。弄得老张躺在病床上对老伴直叹气:“我这是光退不休啊,看来要想休息,只能等到把眼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