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如同营商环境的打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能划上“休止符”。苏州市机关事务局始终根据服务对象的新需求、新期待,通过运用创新思维、采用创意手段,来创造精品服务、创建知名品牌,持续优化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创新思维,构建后勤精细化服务新格局。重塑“管”与“服”,平衡“供”与“求”,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全部工作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先后编制《机关食堂现场管理办法》《公共会场会务使用须知》《市行政中心大院人员、车辆及物品进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后勤服务项目标准和操作规范,进一步健全后勤服务保障机制。干部职工挂牌履职,实施网格化包干分工;出台《后勤服务保障单位及所属人员考核意见》,建立后勤服务保障人员奖优罚劣机制;引入第三方测评,公布投诉处理热线,直面“呼声”和问题,第一时间发现不足,第一时间解决短板;定期召开集中办公区各单位民主管理委员会例会,与服务对象面对面沟通,广泛化、常态化听取意见建议。从而形成标准统一、责任明确、流程科学、监管到位的后勤服务新格局,切实提高服务保障效能。
创意手段,构筑后勤规范化管理新高度。切实从服务对象角度想问题、办实事、抓落实。开辟“市级机关后勤”公众号,及时发布后勤服务信息动态,建立服务对象互动评价机制,开设餐饮预订平台,实现了与服务对象的零距离;升级餐卡系统,实现虚拟卡手机扫码消费,增设在线查询余额、消费轨迹、挂失解挂等功能,实现了移动消费的新体验;建立健全了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三圈”联防机制,推进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四防”建设,启用了人脸识别系统、车辆道闸系统、访客登记系统、防冲撞系统和物品安检系统“五大系统”,实现对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管控的全覆盖。
创造精品,打造机关食堂餐饮服务新模式。从餐饮服务的“人性化、特色化、个性化”着手,全力打造“全天候、全方位、全放心”的餐饮服务新模式。人性化服务方面,顺应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的需求,调整机关食堂供应模式,推出了“一楼多样风味特色+二楼分碟分价自选”相结合的供餐模式,让服务对象“各取所需,丰俭自便”。特色化服务方面,丰富菜品种类,引入时令新品,吸收地方特色,增加网红菜肴。特别是今年引进“苏州知名品牌十碗面”、开展全市机关事务管理系统“特色餐饮”展评活动等,让服务对象“不断尝鲜,提升体验”。个性化服务方面,延长供餐时间,打造365天24小时全天候餐饮供应服务新模式,新增非工作时段加班值班人员自助餐,增添夜宵品种,引入特色西点、饮品炖品等外包服务窗口,同时围绕机关干部职工需求做好延伸服务文章,让服务对象“不出大院,事事方便”。
创建品牌,建立后勤服务保障新标杆。始终坚持“人人有精神,方法讲精细,干活出精品”的理念,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在全市系统开展了以“工作创新服务创优”为主题的餐饮、会务、安保等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服务本领,“匠心标兵”已成为后勤服务工作人员人人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后勤管理部门整合管理力量,优化管理架构,明确职责分工,提升有效监管,成立了餐饮、会务、安保等九大团队,实现后勤服务扁平化管理,发扬奉献精神,提升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管理明星”已成为各团队成员前进的方向和工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