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众志成城 抗“疫”必胜
一是规范统一,做好集中办公区防疫工作。公共区域防疫消毒一天2次;卫生间配置洗手液、香皂等消毒用品,一天三次对卫生间进行消毒;对电梯等人员密集的密闭空间,每小时进行酒精消毒;在每个楼层配置餐厨废弃物回收垃圾桶,一天三次对垃圾桶清理;安保门岗实施全天候24小时体温检测,禁止未戴口罩及发烧人员进入,对外来人员与车辆检测并做好登记。
二是严而又细,做好防疫后方服务工作。公车平台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保障车辆紧急使用需求,每日出车前后对平台车辆进行统一消毒,确保公务用车使用安全;会务服务人员24小时电话畅通,全天候安排好各大小会议室,对会议室进行严格的防疫消杀,保障全县防疫会议随时召开;缩减机关食堂就餐人员范围,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机关食堂供餐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供餐时间和方式进行调整,实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的套餐售卖模式,采取网络订餐、错峰取餐、分散就餐方式。
三是勇于担当,做好防疫交办各项任务。为阻断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灌南县决定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观察14天。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负责选定隔离观察点,按照防控要求,最终与6家酒店签订合同,解决440个隔离房间。中心房管科同志更是主动请战,承担全县所有隔离观察点的安全封闭改造等任务,确保隔离观察点设置科学、使用安全;做好全县隔离观察点工作人员、被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机关食堂33名工作人员更是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主动牺牲休息时间,日工作时间延长至12小时,全力保障隔离点人员日均1200余份的用餐需求,尽全力解决他们的一切后顾之忧。
赣榆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多措并举防控疫情
一是周密部署,加强对全区机关单位防控工作指导。按照上级部署,结合区情实际,及时拟发《加强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机关办公区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在区行政中心大厅、电梯间等公共区域张贴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和倡议宣传单,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区政府办公室安排分管主任对重点单位进行现场督导,保障机关办公区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加强落实举措,细化责任主体,注重实际效果。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坚持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强化政治监督,落实责任主体。第一,严抓餐饮卫生管理。加强防疫期间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机关食堂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佩戴口罩,上岗前检测体温,确保安全的食堂环境。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及要求,每天对食堂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清洁,餐具采用蒸汽消毒方式,严控温度、时间,对食品外包装消毒,确保食品安全,加强食材烹饪,所有食品必须全熟,餐厅仅留一处出入口,进入餐厅前测量体温,并按要求佩戴口罩、消毒;采取分时段分餐制,各单位派专人到食堂打包取餐后回各自单位分散就餐,确保干部职工及后勤工作人员的安全。第二,打好疫情保洁战。针对当前疫情,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是防控战中重要工作之一,为此机关后勤保洁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管理,在确保做好日常清扫保洁的基础上,细化作业标准、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防疫消杀力度,按要求对公共区域的楼道、电梯、空调、公用卫生间等公用场所和设施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严格管理公共卫生。第三,严抓安全管控。加强对集中办公区人员进出管理,除工作人员外,外地车辆严禁入内,特殊情况需实名登记,进入人员一律佩戴口罩、检测体温、酒精消毒,确保营造安全的办公环境。第四,把好公车“出行关”。实行平台约车,减少人员流动频次,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公务用车值班数量,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做到随叫随到,强化工作纪律,严格要求司机佩戴口罩,所有车辆使用前后必须消毒、杀菌、保洁,确保司勤人员和公务出行人员安全。
三是积极参加防控网格化管理志愿服务,彰显党员责任担当。全体党员组成七个工作组积极参与全区网格化志愿服务,到指定社区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配合社区统筹安排本职工作和志愿服务,将防输入、细排查、严管控作为工作重点,仔细排查进出社区人员体温、行动路线等,对外来人员实行专人保障措施,确保居家隔离观察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保障群众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海州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硬核”防疫 筑牢防疫墙
“麻烦您配合测一下体温,谢谢!……36.5摄氏度,体温正常,请进!戴口罩,勤洗手,祝您工作顺利。”自2月3日正常上班后,为有效防控疫情,保护上班人员健康安全,海州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按照要求为每位进入办公楼的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
当前正值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关键时期,尤其是随着2月3日机关事业单位正常上班以后,人员流动频率显著增加,为有效切断“新冠疫情”的传播源,上班前一天,海州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做了全面准备工作:对3个集中办公区所有公共区域和服务场所进行清扫和消杀,共张贴各类宣传标识200余张,提示牌和易拉宝17个,食堂提示桌牌32个,在各楼层电梯口和轿厢内放置“一次性电梯按键专用纸”并张贴“共抗疫情、人人有责”的温馨提示标识,确保每位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除了日常消杀,中心还增设专业人员在办公楼逐层喷洒药物,并在食堂、污水沟及垃圾桶放置处等病媒容易滋生区域,集中大量喷洒高浓度消杀药物,对院内的栏杆、电动门、下水道口等室外公共区域也进行了全面喷药消毒,确保消杀工作不留安全死角,不留隐患盲区。
疫情期间,所有公共区域及设备设施每天至少消毒4次,在各楼层和电梯轿厢内配备了专用于电梯按键的纸巾。关闭了3个集中办公区的部分出入口,在正常开放的每个出入口安排戴口罩的工作人员值守,对每一位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详细登记,对密集场所人员监测管控只是节后疫情防控的其中一个环节。
节假日期间,食堂正常供应早中晚餐,为各单位值班人员提供就餐保障,自2月3日起,机关食堂工作日早晚餐仅保障办公区内单位值班人员的就餐需求,午餐采取“集中订餐、统一取餐、分散就餐”方式进行,即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订餐取餐,不接受个人订餐取餐,就餐人员分别在各自办公室就餐,避免近距离集中就餐,食堂供餐严格做好疫情防范工作,切实筑牢工作人员健康保障。
由于疫情工作需要,各单位需要公车保障。为了保障乘车人员和驾驶员的安全,中心为驾驶员配备了体温计、口罩、酒精消毒液、喷壶等用品,要求驾驶员每天上岗前必须测量体温,除特殊情况外必须戴口罩,出车之前和回车之后必须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要求驾驶员自身按要求做到位的同时,提醒乘车人员戴口罩,注意防疫,确保疫情工作出行顺利开展。
针对物资紧缺的现状,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自行采购一批物资,截至目前,共向3个集中办公区7家物业公司、公车平台、中心保障部门等保障人员提供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10个、口罩300个、84消毒液20箱、酒精消毒液70瓶、免洗手消毒液20瓶、一次性手套20盒、大碗面20箱等,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3个集中办公区进行全面保障。
为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其他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从1月27日起,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相关防控工作通知和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各部门每日以科室为单位报送自身及家人身体情况,由专人汇总后上报,并每日发布各疫情防控知识。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还明确各科室负责人为本部门卫生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每位工作人员为各自办公室环境卫生的直接责任人。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不间断监查相关情况,确保3个集中办公区疫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
高新区后勤接待服务中心严细实紧做好疫情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新区后勤接待服务中心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一是严格疫情排查。第一时间对机关200余名工作人员开展摸底排查,摸清春节前后出行、健康等相关信息,建档立卡、分析研判,同步排查跟踪科创城103家企业,1100名工作人员相关情况。在办公区入口处设立检查岗,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严格各项进出流程,安装热成像体温感应系统,提高进出效率,避免人员集聚,确保“守好门、管好人”。
二是细化环境整治。组织44名工作人员,对办公区域开展每日两次的全面清洁、通风、消毒,重点区域、部位高频次消毒。按照《新冠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空调通风系统指南》要求,对机关空调系统进行全面清洁消毒,指导各部门科学使用。每辆公务用车均配备专用消毒液、口罩等防控物品,加强驾驶员防控知识教育培训,保障乘车人员健康安全。在机关办公区域张贴防控通告,启用科创城亮化系统,滚动播放防控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联防联控工作氛围。
三是加强食堂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压缩就餐人员范围,重点保障一线工作人员,采用盒饭的形式统一领取、分发,严格落实操作人员晨检制度,按要求采购原料,执行烹饪标准,落实消毒措施,切实保障安全,保障供应。
徐圩新区党政办五项制度全力做好办公区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建立人员筛查制度。机关人员返岗前必须上报14日内出行轨迹,到指定地点由医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轨迹不清、体温异常人员严禁返岗。二是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对已返岗人员实行“一人一档”,每天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量,全面了解人员健康状况。三是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对人员相对集中的办公区、会议室、食堂等场所,每天早中晚3次消杀,及时做好垃圾处理,保持办公场区域整洁卫生。四是建立分时分餐制度。机关所有人员错时就餐,员工食堂每张餐桌限坐1人,禁止面对面就餐及闲聊,倡导尽快简短用餐时间。五是建立风险防控制度。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保障公务用车,做到每次出车前消杀;办公场所实施封闭管理,严禁体温检测异常及无关人员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