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1-04-23 14:01 浏览次数:


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践行“一体两翼”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对标提优”,持续提升机关事务保障和管理效能,服务党政机关高效运转,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决落实中央部署,服务全省改革发展大局

(一)全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令,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迅速成立由党组书记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全面抓好机关办公、项目工地等各区域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对各地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会同省卫生健康委就省级机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明确指导意见。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课,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执行中小企业减免措施,落实“一免两减半”97户408万元。

(二)带头落实制止餐饮浪费要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指示要求,全面动员部署,向全省公共机构发起“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厉行节约上立好标杆”倡议,针对党政机关食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印发通知要求,组织各级公共机构特别是党政机关带头落实相关措施。加强督促指导,组织开展全省党政机关食堂制止餐饮浪费和使用公款违规吃喝问题情况拉网式调研导,向省纪委专题报告情况。制订印发《江苏省省级机关食堂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实施办法》,建立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省级党政机关、各地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全面行动,实行了标准化饮食、设置食堂用餐义务监督员、人均餐次消费定量统计分析、实施精准采购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主粮、荤菜、蔬菜人均餐次消耗量分别下降7.6%、4.7%、6.3%,厨余垃圾产生量下降15.6%,节约成效明显,国管局局长李宝荣来我省调研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三)突出抓好专项任务落实。一是抓好安全整治。认真贯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全面完成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的中山北路101号大院重大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开展省级机关办公用房消防安全大检查,发现并消除各类隐患340余处。二是助力脱贫攻坚。发出“支援湖北爱心助农”倡议,举办机关食堂消费扶贫产销对接,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开展苏陕协作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各级党政机关食堂购买扶贫产品1000余万元,收到较好反响。

二、扎实推进对标提优,高效保障机关运转

(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有序推进在建项目施工。省消防实训基地项目60天内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按时开工建设,省政务中心二期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二是扎实推进省档案馆新馆项目整改。会同省档案局进一步细化明确整改方案,组织专业机构全面检测、开展整改施工,局长亲自挂帅、党组专题研究,召开现场会议专项推动,整改事项全面高质量完成,搬迁使用安排协商一致。三是稳步推进办公用房维修改造。编制办公用房维修(消防安全隐患整改)两年规划,实行维修项目动态管理,全年完成43家6.9万平方米维修改造和17处应急消险,有效恢复老旧办公用房使用功能。

(二)统筹资产资源配置。一是优化办公用房调配。接续实施党政机构改革涉及部门办公用房“接龙”方案,调整省委政法委等19个单位办公用房1.26万平方米;统筹盘活分散腾退和既有存量资源,解决省编办等多家单位办公用房紧张问题;做好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涉及办公用房调整工作,批复39家协会暂租用行政办公用房。二是做好公务出行保障。圆满完成我省援鄂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应急用车保障任务。深入研究完善公务出行多元化保障方案,搭建运行省级机关公务出行社会车辆租赁平台,全年服务机关单位200余家、保障公务出行3500余次,节省租车费用近80万元。

(三)着力化解住房难题。一是探索完善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政策,动态调整职工住房补贴基数,审核发放一次性住房补贴。二是进一步优化公积金服务措施。探索推出单位售房款结余资金用于住房公积金支出、支持高层次人才住房贷款等多项公积金服务政策,上线省直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业务“不见面”办理,全年公积金归集73.58亿元、提取金额达59.37亿元、发放贷款37.23亿元。

(四)统筹做好服务事项。一是推进智慧物业建设,推行标准化服务,抓好内部绩效管理,不断提升机关物业发展水平。二是开设“云”课堂,推进园本课程体系建设,抓好新冠疫情常态防控下的幼儿教育工作,推动幼儿教育内涵式发展。三是以健康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无烟机关”创建工作,做好省级机关爱国卫生、义务植树等工作,不断提升省级机关运转环境。

三、深入贯彻“一体两翼”,着力提升管理效能

(一)统筹推动集中统一管理。一是抓好机关运行经费管理。认真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加强办公用房维修、公务用车配置等专项经费规范管理,做好机关运行成本统计分析工作,对全省贯彻落实差旅伙食费交通费收缴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通报。二是推进行政性资产资源统管。加快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将权属管理情况纳入省委巡视和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内容,全年办理权属登记16.5万平方米,暂不具备条件的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备案;加强公车用车统一配置,更新公务用车63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辆,实现零的突破。建立省级机关公物仓运行管理机制,跨部门、跨层级调剂机关办公用品17批次430余件,不断提升资产集约管理效果三是加强资产绩效管理评价,首创出台《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导则》,联合省财政厅开展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形成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二)深入推进节约节能。一是部署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推动将创建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文明单位创建以及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4332家单位申报创建,占应创建单位总数的61.88%。二是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二是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南京秦淮区、徐州贾汪区、无锡滨湖区和盐城大丰区成功入选国家集中统一组织合同能源管理示范区,全年全省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84个,引入社会资金超过2.43亿元,形成节能能力28639吨标煤。三是加强示范引领。推进节能、节水示范单位创建,44家单位被国家评选为节约型机关公共机构示范单位,6家单位被评选为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组织节能宣传周活动,全省各级开展线上活动90余场、线下活动1500余场,参与人数约200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

(三)持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认真贯彻《江苏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江苏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制订(或联合有关部门制订)实施《江苏省乡(镇)级机关办公用房配置标准》《江苏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专项巡检暂行办法》《省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实施细则》等制度,指导13个设区市全部制订出台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管理制度。制订实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公务用车保障预案》等制度规定,完善应急管理程序,加强相关业务管理。

(四)大力实施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一是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制订公布《江苏省公共机构集中办公区能耗定额》《公务用车信息化平台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等3项机关事务管理方面的省级地方标准,组织开展局政务服务事项编制和内部工作流程梳理,最小颗粒化厘清职能边界、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办事程序。二是深化信息化建设。编制全省智慧机关事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框架、需求和方案。完善全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大对全省公车管理“一张网”信息数据的分析运用,配合财政部门完善资产管理系统功能,进一步推动机关事务工作更加规范、智能、高效。

四、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一)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一是落实党建责任。深入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制订实施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召开全局机关党建工作会议,健全党组政治巡察工作机制,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全年党组专题研究党建工作10余次,不断推进党建工作责任层层压紧压实。二是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统揽全局工作,组织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新理念,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完善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建制度,深入开展党员过“政治生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评选、“乡情微调研”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活力。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干部教育培养。组织开设“学习成果分享平台”“名师课堂”,推动共享优秀学习资源,教授前沿理论政策,做好新入职人员岗前业务培训,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综合文字写作小组,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二是创新干部选拔机制。认真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件,提拔优秀年轻干部3人。加强干部跨部门交流培养,与南京市和鼓楼区分别互派1名干部挂职交流,探索“双向培养”计划。三是开展“平凡与优秀”专题活动,全局广泛树立“全体都是服务员”理念,引导干部职工立足平凡、创造优秀,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以文化软实力推动各项工作硬任务的落实。三是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推进离退休干部“银发生辉”工程。

(三)加强内控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完善财务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等财务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局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制订《局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管理办法》,修订内部审计管理规定,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政策法规工作,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核工作机制,加强合同文本等方面审查,建立公职律师制度,不断提升规范化水平。三是加强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正反典型的导向和教育作用。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梳理廉政风险点,完善防控措施60余条;落实“嵌入式”监督要求,做到监督常在、形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