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政府院内,共有大小建筑体11个,多为20年以前建成,其中机关大礼堂作为建筑文物更有近80年历史。老建筑设备设施陈旧,节能效果与现实要求相差甚远,如何让这些“老建筑”散发节能“新活力”,亟需破题。为进一步落实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夯实节能降耗工作基础,浦口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紧盯机关大院建筑高能耗“黑洞”,围绕老建筑节能效果不佳的“痛点”,实施三项措施,压茬解决机关院内老旧办公建筑节能“无力”问题。
一是提升老建筑科技感。老建筑因为缺少适当的保温隔热设施,在冬夏两季,空调成为了电力消耗的主要设备。今年,浦口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应急值班楼和10号楼内53个分体式空调上安装智能插座,通过WIFI和蓝牙方式将空调设备与手机APP连接,可实现远程操控、定时开关,进而减少空闲时段和空调待机造成的能源过度消耗。同时,结合智能插座电量统计功能,实时查看用电报表,精准掌握电耗情况,实现能源消耗数字化管理。
二是提升老建筑舒适感。浦口区机关大礼堂内的木质门窗,建造年代久远,密封及保温隔热效果较差。为尊重大礼堂的历史文化记忆,针对这一节能薄弱点,浦口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经过多次选材实验,参照原有木质门窗样式,安装了契合大礼堂风格的断桥式铝合金窗和节能感应门,从而减少空气渗漏和冷风渗透耗热,实现隔热、保温、节能的同时,还增加了老建筑防风防尘、降低噪音的效果,在提升舒适感的同时,也保留住了大礼堂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三是提升干部职工幸福感。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中,节能只是手段,提升建筑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幸福感和获得感才是主要目的。浦口区机关事务管理局采用屋顶+墙面绿化措施,在老旧建筑屋顶和墙面种植树木花卉,创造建筑周边微气候。一方面改善了老旧建筑周围声光和湿热环境,降低了冬夏季空调运行负荷,达到降低建筑能耗目的;另一方面,在建筑顶部打造的“空中花园”,让自然与生活相逢高处,干部职工可在工作的间隙,寻一方角落,享一方自在、惬意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