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做好电动自行车的专项管控工作,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认真落实今年8月1日起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通过人防技防相结合,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逐步落实相关工作,确保新《规定》的有效实施。
增加充电插座的数量。大厦原本设置了专门独立的非机动车库,用于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停放。但随着使用电动车的业主和用户越来越多,而早期安装的充电插座较少,已经无法满足每天电动车正常充电的需求,经常会出现争抢充电插座的现象,不利于规范管理。为此,部门设备运维人员对现有的非机动车库进行了重新规划、合理调整,将所有停放区域全部增设了充电插座,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区域,方便业主和用户电动自行车的充电使用。
完善停放区域相关设施,建立独立的防火分隔区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条款6.2.3的相关要求:非机动车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经现场检查,现场与非机动车库相邻的警卫室安装使用的大门为普通的金属门,与相关要求不符。为此,部门及时更换了符合要求的防火门,以保证非机动车库为一个独立、有效的防火分隔区域。
完善人防的专项巡逻措施。在已有大厦全面安全巡逻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对非机动车库的保安专项巡逻,针对停放区域内车辆停放的规范有序、电动自行车车充电状态的确认、消防设施的完好使用等内容进行定期的巡检,加强、完善大厦安全巡逻的覆盖力度。
增加技防设施的有效保障。对电动车停放区域划分了分区、分时充电管理、增设过载充电自动断电装置,即根据业主和用户的上班时间、统计数量,划分确定不同的充电区域、充电时间,加装过载充电自动断电装置。在发生过载充电时,装置能够及及时发现,自动断电保护。通过设备监控、人员检查双管齐下,确保电动车停放的规范、安全。
加强宣传力度,使电动自行车规范充电的意识深入人心。部门通过现场悬挂宣传标语、对业主和用户上门派送《电动自行车车火灾防范注意事项》等宣传手册,并通过业主微信群推送《规定》的相关条款信息,告知广大居民电动车充电场所和注意事项等多措并举,增强业主和用户的消防安全知识,预防电动自行车车引发的火灾,确保大厦的安全稳定。
治理电动自行车的消防安全隐患,不仅要采取罚款等强力措施,也加紧配套措施的建设,让合规的停放场所和完善的充电装置成为标配,真正解决停放和充电的后顾之忧。有令必行,疏堵结合,穿插有效的技防人防手段、定期的专项宣传,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违规停放和充电行为的发生,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