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持续推进对标提优,高效保障机关运转,稳步提升管理效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坚持政治统领,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一)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坚持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和内涵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把准政治方向,制定《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全局理论学习计划》,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自觉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审视全局工作,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三是强化责任落实,组织制订服务高质量发展等4张责任清单、分解落实245项具体工作任务,组织召开全省机关事务工作会议等多项专题部署会指导全省系统工作,不断提升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政治落实力。
(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一是认真学党史悟思想。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15次,全体党员人均学习时间超过60课时,党组书记带头,全体班子成员下沉到支部为党员讲授党课6堂,100余人次党员干部交流心得体会,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线上线下党史专题辅导,促进深学深悟、真学真悟。二是扎实解难题办实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调研听取服务对象意见建议,分省级机关、设区市局、处室单位、社会公众等4类制定办实事清单64项,着力解决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身边事”“烦心事”。三是务实谋发展开新局。召开系列专题务虚会为未来五年工作把脉,组织制定《江苏省机关事务工作“十四五”规划》,分解责任86项,明确未来五年机关事务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三)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强化。认真落实省委“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要求,组织170余名党团员、300余人次配合驻地街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行动中激发干事热情。坚持“人人都是服务员”工作理念,打造“立足平凡、创造优秀”文化品牌,持续深化“一支部一品牌”,通过培树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资金管理中心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基建处支部获全省机关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省一幼成功创建2019-2021年度全省文明单位,省实幼顺利通过全省文明单位复核,全局干部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升。
二、聚焦机关运转,保障效能稳步提升
(一)工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是提升保障能力,超时序进度完成省消防实训基地项目预期建设目标,按期交付河西社区服务中心等项目。二是加快推进周转住房建设,积极做好江北新区周转房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河西地块一期周转房交付,二期项目实体完成。三是抓好项目维修,做好虎踞关21号等办公用房和老旧未售公有住房维修改造,建立省级机关办公用房维修项目库,完善“一房一档”数据库,建立维修项目储备库,计划性保障更趋完善。
(二)机关办公条件日趋改善。一是积极破解办公用房紧缺难题,优化调配7个单位4922平方米办公用房,推动鸿瑞大厦办公用房置换,推进办公用房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集约使用。二是盘活存量房产使用,压实超面积办公用房清理腾退责任,收回办公用房3738平方米纳入存量办公用房进行管理,推动循环可持续使用。三是持续强化集中统管,加快推进省级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全年办理7处房产20364平方米权属登记,权属备案率达100%。四是出台办公用房共享共用管理办法,推动集中办公区域服务用房共享共用,化解驻院单位服务用房尤其会议室不足的难题。
(三)公务出行保障成效明显。一是保障公务出行需求,省级机关配备更新公务用车61辆,解决部分单位车辆保障急需和老旧问题。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省级机关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23辆,超额完成30%目标任务。二是强化管理指导监督,夯实管理基础,完善全省公务用车基础信息采集,完成全省年度公务用车统计报告。从严从紧管理公务用车专项经费,明确党政机关租赁用车负面清单,指导推动9个市出台公务租车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管理规范和使用要求。三是推进一体化建设,指导无锡市局完成全国公车专项领域示范点建设,推动常州市域公务出行一体化保障试点,实现市县两级管理平台互联互通。推动搭建公务出行长三角一体化保障平台,进一步提高公务出行效率。
(四)职工住房困难逐步化解。一是完善管理机制,会同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修订出台《省级机关易地交流干部周转房管理办法》,制定《省级机关职工周转住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深化住房保障政策研究,省级机关住房制度建设迈出关键步伐。二是开展河西周转房一期配租,解决258名无房干部阶段性住房困难,协调公安等机关解决落户和承租职工子女入学问题,改善周转住房硬件服务设施。三是推动住房公积金数字化转型,5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3项提取业务“零材料”智能审批,上线住房公积金机器人智能回访系统,发起满意度回访35323笔,满意率100%。
(五)工作生活环境不断优化。一是突出住宅区服务,保障能力实现新突破。二是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强抓办公用房安全管理,组织专业第三方单位,对省级机关103家单位109幢办公用房进行全面消防安全“体检”,发现各类隐患743个,分类制定整改方案,督促限时整改。印发《关于加强全省党政机关既有办公用房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市县办公用房安全管理工作指导,相关做法被国管局在全国推广。三是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组织制订文件、印发通知,加强办公区、机关食堂、公务用车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岗位疫情防控指导,重点抓好南京疫情偶发期间全局管理项目、服务区、物管小区等防控工作,分类开展应急演练,维护健康有序的机关运行环境。
三、坚持绿色高效,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一)管理制度落实严格高效。一是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制订实施《江苏省党政机关商务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暂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二是严格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严格审批省纪委办案场所等2.5万平方米办公业务用房租用事项。三是强化反食品浪费制度执行,组织对省级机关单位食堂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开展专项抽查、对各市机关事务部门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调研,组织拟订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办法,推动各级各部门反食品浪费责任落实。
(二)机关资产管理规范有序。一是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编报2022年度省级机关国有资产配置计划,与省财政厅联合开展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工作。梳理各市2019年度机关运行成本统计调查情况,按要求开展2020年度机关运行成本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二是建立省级党政机关公物仓,与京东集团合作搭建“仓储基地+线上调剂”平台,与南京市共建“省市区机关联动公物仓”,在全国率先建立资产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调剂使用机制,先后为省委宣传部等省级机关部门调剂资产24个批次610余件,节约资金100余万元。三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规范开展省级机关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和结果通报,《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导则》被评为优秀省级地方标准,获得江苏省质量强省奖专项资金奖励。四是建立经营性房产安全管理“一户一档”,推进出租房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扎实管理好经营性房产,及时签订租赁合同67份,对116户房产开展日常检查及安全隐患排查,并对其中25户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整改。
(三)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有力。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开展“十三五”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核评价验收,印发《江苏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四五”规划》,完成《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较“十二五”末,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下降36.91%、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9.00%、人均用水量下降38.04%,超额完成国家节能减排任务。二是探索“双碳”路径。联合第三方开展“双碳”路径课题研究,为32家能耗总量大、强度高的单位进行能源审计,启动实施72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引进社会资金2.62亿元,实现年节能1.65万吨标准煤,相关做法在全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三是加强示范引领。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全年4131个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占总数的59.52%,超额完成下达任务。组织84家单位创建2021年度省节能示范单位、97家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进行复核,开展节能宣传系列活动,引领节能降耗新风尚。
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动力充分激活
(一)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一是聚焦省档案馆新馆项目问题整改,党组书记牵头,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推动,3次召开现场会议具体研究,全面完成项目整改工作。实施结构安全健康监测,推动省档案馆搬迁使用,困扰我局5年多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聚焦中山北路101号大院安全问题,一着不让推动隐患治理,通过司法途径清理最后1户住家户,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的重大安全隐患全面解除。三是聚焦幼儿教育改革,召开幼教改革发展大会,借助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力量,推动机关幼教课程体系、教研质量、师资力量和品牌建设改革创新发展,集聚全力提升机关幼儿园办园质量。
(二)“三化融合”凝聚合力。一是推动法治化建设,推动“机关运行保障立法研究”课题进入2021年度省法治科研项目立项,《江苏省机关运行保障条例》被确定为省人大2022年度立法计划调研项目,组织开展《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全年制订各类制度34项,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制订省地方标准4项,组织对机关事务业务事项、办理程序、办理条件等进行起底式统计梳理,按照“最小颗粒度”原则,将全局161项业务进行细化分解,对标制作流程图,推动标准规范管理。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组织改版建设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三个“全省一张网”2.0版本,搭建全省智慧机关事务一体化平台(一期),加快实现机关事务全业务事项数字化、智慧化改造。
(三)行业指导持续有力。一是建立联动调研机制,组织省局、市局联合开展理论研究、专项调研,赴全国8个地区调研先进做法经验,提出调研报告28篇,吸收运用到工作中10余项。二是建立工作通报机制,组织对机关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四大类10项工作指标落实情况进行专项通报,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机关事务管理责任。三是建立常态化业务指导机制,全年各业务条线组织专项调研指导50余次、专项业务培训3000余人次,重点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共机构节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等工作开展专项巡检指导,有效提升全省系统工作整体水平。
五、突出自身建设,履职能力持续增强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夯实党建责任,落实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党支部工作条例,深入推进党支部“达标定级”,加强党组对支部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打造“四强”党支部。二是提升党建能力,加强党务干部培训,选优配强党建联络员,丰富党务工作经历,坚持党建带群建,着力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局团委组织青年团队在长三角区域机关事务青年论坛多项竞赛中夺得第一。三是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培训,制定《局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局党建工作要点、局党建工作“三级”责任清单,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多频次发声,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机关事务形象。
(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制定《处级领导职务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公务员职级晋升实施办法》。印发《关于加强干部交流培养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疏畅机关与局属单位干部交流任职通道,推动干部交流任职8人,让更多年轻干部到服务保障一线“蹲苗”。二是扎实做好干部年度教育培训,全年培训干部132人次,完成省级机关4357名工勤人员线上继续教育培训,推进干部职工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不断提升。三是多渠道推动干部交流锻炼,印发《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干部职工交流学习实施方案》,全年共接收9名市(县)局干部、1名安徽局干部交流学习,选派1名干部到南京市局交流学习,推荐1名干部到澳门工委工作,推荐1名财务干部借调到省委组织部工作。四是引导离退休干部职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作用和专业特长,推动银发生辉品牌,让“老”干部发挥“新”作用。
(三)机关内部管理取得新提升。一是健全完善内控机制,组织局40个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组织实施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并梳理问题清单78份,做好局存量资金竞争性存放,完善评选办法并组织公开招标。加强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完善指标体系,对年度项目资金进行跟踪监管。二是持续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确定28项工作目标。制定《局工程管理人员廉洁从业守则》,修订《局机关工程货物服务项目采购管理办法》,先后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查、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精准校正偏差,确保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三是制订完善党组政治巡察工作制度,组织对房建中心、服务处等4家局属单位开展政治巡察;支持配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加强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管理,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纵深落实。
一年来,全局坚持政治引领,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审视班子建设和全局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对标提优,全面把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要求,对标全国先进地区,补短板、强弱项,始终以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推动各项工作争一流、求突破。坚持攻坚克难,紧盯制约发展的难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打基础管根本利长远的重点,集聚全局力量,一个事项一个事项解决、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化解束缚阻绊,释放更大发展活力。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思想阻碍、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落实的方法手段,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精细精致、智慧智能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机关事务工作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加快迈进。总结一年的工作,全省机关事务工作取得了一些实效,但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推进,机关事务基层管理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还比较滞后,部分干部职工住房等困难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2022年,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更加坚定务实推进保障和管理效能提升,更加有力有效地服务党政机关高效运转、服务全省改革发展大局,以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