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节能攻坚-我们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4-05-22 10:27 浏览次数:

近年来,连云港开发区教育和卫生健康系统在积极贯彻落实“全区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通过全系统联动、以评促健、加强宣传等方式,有力推动全区教育和卫生系统节能降耗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教育系统

一是明确任务和目标。各校各园严格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开展普及宣传和教育活动,召开工作会议,通过社区宣讲、捡拾社会垃圾等形式组织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垃圾分类,携手同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在居住社区向居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来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升文明程度。

二是充分认识到减少垃圾和节约资源的意义。垃圾混装堆放,极易滋生蚊蝇、细菌、老鼠等,是疾病的传播源;且处理方法是将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的垃圾运去填埋,既侵占土地,又使垃圾中的多种污染成分长期存在,污染成分就会通过水、空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将垃圾分类处理加以回收利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填埋占地、避免污染,还能按类别回收资源、保护资源和环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是学生在“垃圾的分类”活动中的收获。

1、可换芯的原珠笔、自动铅笔,可自行充电的干电池,不必换封套的年历,可再使用的学习用具(如画笔)都是可自行充填的物品,此类产品可减少资源的浪费。

2、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如免洗餐具、纸杯等,或减少不必要物品的使用量,如漂白剂、衣服柔软液等化学用剂,不但可减少开支,更可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打印时尽量选择双面打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4、多使用天然肥皂以代替清洁剂,可减少水源污染。

5、拒绝接受不环保的广告传单。

6、离开教室后随手关灯并关闭其他电源。

7、有害废弃物如电池、日光灯管,应另外存放,再利用的资源如废纸、玻璃等,应和其他垃圾分开,累积一定数量交由回收人员处理,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8.通过各项活动的宣传和开展,使学生更深地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步形成了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9.志愿者们向全体同学及社区居民发出了如下倡议: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行动起来,科学处理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努力把好的卫生习惯带到校园、带到社会,认真做好在自己周围的“由点向面”的推广,努力争当“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员和“环保小标兵”!

四是利用打扫卫生,深化环保行为。各校各园志愿者在所居住社区不定时捡拾生活垃圾,并做到卫生无死角、无环境污染源,号召全体同学、校园雷锋志愿小组行动起来,绿化美化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清理垃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邻里、社会,共同创造优美环境,达到良好效果。

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一个绿色、和谐、美丽、节约型的校园。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努力使这项活动更加富有成效。

卫生健康系统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普遍重视节能管理,中心形成党政一体、一岗双责的节能责任制度,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作为全院节能管理第一责任人,中心领导班子、各科主任作为科室、病区能耗管理第一责任人确定了成本效益原则为主的工作思路,将节能降碳作为全中心上下共同目标。不断提升高能耗项目的节能水平,加快推进电梯节能、公共区域用电精细化管理,各中心职工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支笔、一张纸等细微小事做起,上下一心,以实际行动践行节能举措。

二是全院联动,以评促建。各中心主动对标《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评价验收标准》,将标准规范化贯穿于中心日常节能工作,不断提升节能降碳管理水平。各中心以“制止餐饮浪费”为主题,从绿色低碳食堂入手,推行小份菜、小份饭,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落实“绿色转型、节能攻坚”带头作用,高度重视节能教育工作,结合“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等主题节日活动,充分利用病区文化墙、院内公共区域、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分发宣传手册等宣传方式,将节能知识宣教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切实提高中心职工及就诊人员节能降耗意识。

作者:(开发区
信息来源:连云港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