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法院积极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公共机构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作表率,先后被评为“节约型机关”、“江苏省节水型单位”、“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及市级机关单位“十佳庭院”。
一是健全管理组织,完善各项制度。成立以分管院领导为组长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办公室,细化行装、宣教、人事、督察等各部门责任,形成人人参与,处处节约的良好局面。结合单位自身特点制定了节电、节水、节油、节气、节材及反食品浪费等配套管理制度14个,每年对节能目标、节能考核、能源消费公示等进行修订,有效促进节约工作落实。按时编报年度用能计划,制定年度节约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通过“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信息系统”报送能耗数据和分楼栋能耗计量,及时分析用能情况,对用能超标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二是坚持宣传引导,增强节约意识。每年组织干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及时学习省市有关节能工作规章制度,强化节约工作的严肃性。结合“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等时机开展相关活动。在干警中深入开展争做“低碳达人”、“过紧日子”活动,不断提升干警对节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电梯间、开关旁及干警餐厅张贴节能节约提示标识,如“节约用电、请随手关灯”,“节约用纸,双面打印”、“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生命在于运动、走楼梯有助健康”等,利用电梯口显示屏滚动播放节能宣传视频,通过宣传“节能、环保、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优良传统在广大干警中不断形成。
三是加大技术改造,巩固节约基础。结合场所整修改造,有计划的对现有建筑物进行节温改造,所有建筑外墙均经过保温处理,窗户更换为双层玻璃保温窗;为了减少能量交换,在公共通道出入口增加门斗、安装闭门器、悬挂隔热帘等,实现通道门即开即关。引进使用节能设备,提高节能成效,安装了节能环保灶具,卫生洁具均为感应式节水型洁具,达到即用即停;车库、楼道、公共场所、卫生间等照明采用红外感应,实现人走灯灭;打印、复印机满足双面打印复印功能;新购置的单体空调等电器达到能效标识2级以上;提高公务用车新能源汽车占比,目前有新能源公务用车5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8组。审判法庭中央空调安装了联网控制模块,实现远程调控功能。院绿化浇水实现简易喷灌,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先后安装篮球场太阳照明灯具6套,安装生活用太阳能热水器10套。
四是强化精细管理,规范节约养成。严格空调使用管理,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办公室、会议室尽量使用自然光,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鼓励干警多走楼梯少乘电梯,提倡三层以内步行上下楼梯,电脑、显示器、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设置为自动进入低能耗休眠状态,长时间不使用时自动关闭,洗手不放大水,用后随手关闭水阀,生活余水倒入指定收集容器另作他用,坚持每月抄表,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严禁跑冒滴漏“长流水”。推行无纸化办公,尽量减少打印纸质材料,除确有必要的,推行双面打印,提倡干警更换笔芯、重复罐装墨盒,会务保障以瓷杯为主,少用一次性纸杯;根据用餐人数、食品储存条件,合理安排采购周期和数量,做到鲜食品“少采勤采”“即采即用”;严格公车使用管理规定,控制行驶路线,提倡合并用车,减少出车台次,提高使用效率;严格落实垃圾分类管理,先后投入2万余元,采购配置各类生活垃圾桶近200余只,对一些老旧过时破损的家具,及时进行整修利用,调剂利用各类老旧物资2000余件。
五是强化检查监督,杜绝资源浪费。加强日常巡查,成立节约能源资源检查网络,不间断进行巡查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利用全院安装的各类监控摄像头实现对各个场所监控全覆盖,每天对干警用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浪费现象及时通报。